借(2023.9.21)(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584 字 2個月前




我是借的。

我匆匆地把它借過來,匆匆地用了,再匆匆地還。

我也不明白那是什麼感覺,就是彆人可以但我不可以的一種感覺。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感覺,並不是所有的門都會對我開放。事實上,這世界隻有幾個還不錯的門永遠對我開放,它們溫暖著我,是我生命裡的燈塔。有了這些,我想,應該是足夠了。

多思,多貪,多欲,多怨。不思,不貪,不欲,不怨。

人類是先有視力後有文字,它不是被動的感覺與適應,而是主動改變環境,使環境的意義提升。

修正能力越強,抗繞擾動能力越差,誰知道修正信號來自控製器還是來自噪聲?抗擾動能力越強,慣性越大,固執己見,多半會飽和難退。

久擾必煩。

如果國學大師的任務是加速後來者對國學的學習速度,那他們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

可,人的悲哀是,無論在什麼時代下,人的心智總要從年幼開始,若是吸飽了水,就再也扔不進去大石頭。那這種悖論就是,一個人越是打磨於一點,綜合實力就越是平庸。越是不打磨,越是自然生長,其潛力就越是難以挖掘。所以人,似乎變成了資本的人,而不是人的人。資本的生命不一,但是它的極限比人長的多。人成了人的發明物的附屬品,其實人是被馴養的生物。人多了起來,是因為運算能力提高,而運算支持,則來自於另一種生物,矽基生物。

其實不需要糾結到底誰馴養了誰,不如說是共同進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