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指要》(2023.11.23)(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1042 字 2個月前




現在的繁盛主要是因為吸收過去的經驗?我想這一定是不對的,隻用枯葉枯枝的養分來生存的花朵是一定不能長久的。如果現在的繁盛主要來自現在的努力,過去的經驗作為輔料,那最重要的還應該是在當下的世界裡實事求是。可是實事求是這四個字總是比登天還難。這樣是如何可得繁盛的呢?幻想美麗也是一種美麗,那美麗裡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景願,於是求不得的人呐,隻好寄情於文字了。

如此也算是說大話吧。將憤慨卸下來,其實心裡空無一物。在路上摸索的人沒必要互相傷害,隻要捕捉到美感,就不枉此行。

因材施教嗎,因用而備,這道理怎麼都忘了呢?難過是因為被葉子遮住了眼睛,而一旦走出去,看一看文科生的文學功底,我就發現我沒什麼好擔心,唯一要擔心的恰恰是自己的不足。

我的視角該做轉變,我不是彆人的老師,我要做自己的老師,了解自己缺乏什麼,再去補充什麼。我如何能理解彆人呢?若不理解又怎能指指點點呢?這東西講究缺什麼補什麼。

哈哈,這書在勸我看論文,果然如此啊!讀完了這波,基本上就要天天看論文了。

或許語文的根基就是思想的根基。語言的思想本身攜帶著聲音,為心之音。說出的話是潤色後的聲音,但絕不是等到說時才尋找聲音。

怎麼去開拓呢?以我現在的本事,還是處於臨摹階段,可暫時不去想。

真實!無論什麼都要真實!不要偏見。唉,確實有些難。

抽象的思想經過具象的翻譯,則可達到言有儘而意無窮的目的。

不是說你感覺不到炎涼,這世間就沒有炎涼。看過太多會疑惑,可不得不繼續看下去,到最後也許疑惑會消除。

情感好比懷中扇,炎熱時帶在身上,拿出來扇,就怕這秋風一吹天氣轉涼,這扇子就不會再踹懷裡,隻能放在櫃子裡了。這就是炎涼。棄扇可以代指被被拋棄的情感,也可指被拋棄的人。

將優美的句子單獨摘出來確實是我的習慣,麵對大幾十萬的作品當然需要這樣,但是如果是麵對詩詞,我感覺還是要全篇記下,平緩與波濤彼此呼應,拆開來就麵目全非了,即便有某些句子是妙筆,無論放在哪裡都足夠美麗,可還是覺得,紅花配綠葉會更美些。

寫文字是愛好,多也好少也好,最主要的是這過程。

習慣總會成為弊端,因此必須不斷注入新的東西,把這水攪來攪去,才不至於迂腐至深。終於擺脫頭痛醫頭了,這不是一種指定性問題,需要的東西不確定,但要是新的,或是舊東西的新見解。嗯,學無止境。

霧裡看花,終隔一層。含而不露,引而不發。

想象,於不斷的變化裡,忘記自己的煩惱,可,換一種思路,我們的內核始終位置不變,變化的是外物,是眼前的光與影,這樣也說得通。心情如果可以隨著事物而變化,那位置亦可以隨著內心之中的參考而變化或不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