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三略(2024.1.17)(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869 字 2個月前




人的思想受到了極大的壓抑。那這樣的模式就不是好模式。可也要看在站在什麼樣的角度與目的上。不明白。

薑太公,六韜三略。我在想什麼呢?後麵春秋戰國時期的很多思想,都有這本書的影子,都有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進行變形和擴展的痕跡。

語言少,但難行。看似容易知道,實則做起來難上加難。但還是勉勵自己一下。什麼呢?有好的事情,比如提高自己的事情,要去做彆懈怠;遇到錯誤要謙虛改正,彆傲慢。

不得不說,這些書中關於識人之術的論述還是十分妙的。和鬼穀子中的一些思想暗合。把人放到特定的位置上來考察一個人的性格與能力,以做到知人善用。此乃王道!

兵勢。做事情也如同帶兵打仗,一鼓作氣,再戰,氣勢不再,天時不再,多無益處。兵貴神速。當然也有防微杜漸的意味。

此外也說了家和萬事興。都不愛愛自己的人,那還會有誰來愛自己呢?孤立無援,脆弱不堪,到頭來寄人籬下,得不到尊重的。

忍耐也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一直都是,柔弱未必好欺負。

崇尚個性?人是有個性的,個性的存在是十分普遍的。那還需要再崇尚一遍嗎?完全不需要追逐,它本就存在。大肆宣傳,那目的就是非奸即盜。比起宣揚個性,更重要的抓住事物的普遍規律以適配更多的事。

那做了好事而不爭功,則是更高級的修養了。不是不爭,是不必爭,是莫敢與之爭。

可惜語言僅僅是語言,我突然覺得它不如器械美麗。器械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執行一種功能,簡潔簡約不似語言這般複雜,這般詭辯。

壽命一說,細胞和人是一樣的,時間久了就懈怠,慣性太大安逸太久,就必須死去,否則浪費資源。

所以才有輪回,所以資源才需要分解回收再利用。

有什麼呢?主要是徳不配位:遊手好閒、放縱、奢靡、欺壓、狡詐。唉都是在人的位置不乾人事,人安逸起來,就是爽起來,本職工作就乾不好。不能始終保持一顆學徒的心,那終歸眼高手低。

所以我給自己的任務從不會是死扣文字,最後我要行成作品。一切的積累,都為了最後能寫出長篇小說、散文或者詩歌,而不是什麼例如批評文學、隨筆等等。當然積累階段,都可以練一練有好處的。

不管有多大,最後都必須要落到實處。拿著雞毛當令箭,我覺不出有什麼滋味。

七害。多半是騙人的人。驕傲到什麼時候都不行,清除自己的斤兩,做一些事情,根本沒有時間也不覺自己很厲害,怎麼會去胡說八道浪費時間?一切該以改造實際的世界為準,否則怎麼不去跳大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