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2024.2.18)(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1502 字 2個月前




我不能總是心潮澎湃,我需要好好休息。

看透萬事萬物,卻依舊熱情不減。這才是更高的境界。但我估計這還不是最高的境界。

低效率也挺好的,更有滋味。

我們是一顆顆粒子,在出發之前,有概率到達任何地方,但最終隻能去一個地方。當目標漸漸明晰,可能性就要漸漸被拋棄。隻於自己的賽道裡全力以赴,隻做自己。

複,將多個模態放在一起,時域與頻域結合的產物。

啊,當時學量子力學的時候,隻記得老師在講台上講得非常起勁,但是自己捕捉不到點。那時候的數學知識還是太淺了,即便放到現在,還是吃力。慢慢懂吧。

隻要模態出現了,就永遠不會出現純粹的零,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能量小於勢壘的粒子依然有概率穿過勢壘。但是不知道模態這一概念可不可以用在形容概率的波動上。

要沉著一些啊!電視裡的人物,很優秀,但是也是普通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榮耀意味著犧牲。眼睛要始終盯著自己的本職,愛好算愛好,其他的事,彆操心。

很多想法該被禁掉,該被槍斃掉。幻想的價值不高的,如果一個想法沒法與實際相結合,那還是遲早換一個想法。

過去的經驗一方麵加強我們的思維,一方麵又阻礙著我們思維的發展。學會做減法,讓生活變輕盈,或許能尋找到更多的靈感吧。

你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是解釋不清的。

學問之間必然要存在戰鬥,總是自說自話自圓其說,終究不是上乘。

想看看理工男是如何描述生命的。薛定諤的作品真的挺多的。

我曾悲觀地以為,一個人失去了童年的美好、無憂無慮,他就死去了;後來我又以為,人在失去了純真年代後,一直重複過去經曆的事,那個時候,人其實已經死了;但我現在覺得,隻有體會了不自由的掙紮,才能將“人”看得更清楚,體會也更深刻,到那時,人才成為真正的人。這種“死去”不是真的死去,而是浴火重生。

小說和散文的功能真不是從屬關係。比如“我吭哧一口,把角瓜當作蘿卜啃了”,這句話更適合寫在散文、隨筆裡麵,不適合寫在小說裡。而“他將角瓜放在嘴裡,嚼得津津有味,我們看著有些發愣”這句話就更適合在小說裡出現。個人淺見吧!

真理該是簡潔的,我恍惚覺得,我們並沒有達到終點,還是有很多很多事等待著被發現,還是有很多謎題等待著被解開。

我知道胡思亂想不利於身體健康,可總是困於人的三六九等。

想學北冥神功,要像水一樣,海納百川,不盈科不行,利萬物不爭。接納,融合,沉靜,陰陽相間,剛柔並濟。

脫離底層,啊!我們如何做得到不脫離底層原理啊!真的太難。

放射元素,屬於是地球的年輪了。嗯,是宇宙的年輪?

那人說,等我有本事了,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但其實,本事越大,天地卻越窄,因為遠離了原來的環境,向更深的地方去了。

突然覺得自己好弱。

一項一項地比較,也確實是最不好的方法裡麵最好的一種方法了。

不要用眼睛看,我們都不在一個起點之上。不相容。

這麼一想,確實有好多好多讓我心動的點,比如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捷徑,是對脆弱的人們最後的壓榨與收割。

世界是熵增的。但是,存在著很多逆著這一過程的變化。比如人的發育,誕生與成長,是一個有序的過程,它以其他事物加速凋零為代價,產生一個具有一定順序的,減少隨機性的活動。知道了,生命,是一種逆著常理的一種存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