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懷+夢想(2024.3.19)(1 / 2)

梁寒郡的日記 梁寒郡 1744 字 2個月前




我真的釋懷了嗎?我一而再,再而三懷舊,甚至,我還在夢裡說了一堆胡話,我給死人打電話,還有人接?我知道是沒人接,但是我還是期待些什麼。

還是會想起小時候的某些片段,玩遊戲,漫畫書,炕梢被閣下的發光的寶藏。

我當然要釋懷,因為我珍視的,在彆人那裡一文不值,沒什麼好傷心的。

聰不聰明,要看等到自己充分努力才見分曉。

大一的時候還覺得什麼,笑而不語是成長,也挺可笑的,因為後來,說話都懶得說,笑也懶得笑了,還在不在乎看不看破?真的,根本什麼都不思考的。

下次再寫代碼,所有需要靈活調整的部分,全寫在代碼最前麵的一個小堆堆裡麵,要不然改起來要死人。

一個張牙舞爪的小夥子是如何變得逆來順受,戰戰兢兢?你不會,想說是生活的折磨吧?錯!因為他在真正需要勇敢地沉澱的年歲裡,選擇了虛偽的逞能,以為那種東西叫熱血,真正的熱血,是沉默地沸騰,開水不響。

自以為成熟的人比幼稚的人更加幼稚,自以為勇敢的人比怯懦的人更加怯懦。無儘幻想的人看不清現實,看清現實的人難熱愛現實,可看清現實以後再幻想的人,會有勇氣熱愛生活。他熱愛的也許不是生活,他熱愛的隻是生活給幻想帶來好處的那部分,但即便如此,也已經有了足夠的勇氣,去麵對生活給他帶來難受的那部分。他看起來熱愛生活,並且有能力有精神地說,自己熱愛生活。

我小時候不知道語文老師的用意,但是我還是認認真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好詞好句自然是造不出來,所以我每天都要跑來跑去搜集它們,一本又一本地抄寫。抄能有什麼意義,我不清楚。但後來,堅持的力量讓我吃驚。根基打牢固以後,思考事情變深,學什麼都深,做什麼事都能積累一些東西回來,而不是總在跑東跑西,背八股文。

每次都用完就扔,自以為如此可以更快,可這樣久了,學到的功夫都是下乘。

彆把東西做太快,一切塵埃落定以後再顯擺。不然,總是招蒼蠅。

很簡單的道理嘛,再說一遍:如果你總是抱著“看懂就行”的態度,久而久之你看什麼都慢,你覺得是在節約時間,但是實際上是大量的浪費。大佬現實學習為什麼,然後接受是什麼,看起來比你慢太多太多。

但是等到大佬級彆高了,一眼就懂,甚至都不用看,或者可以自創,可你還是停留在“看懂就行”,當差距顯露出來的時候,差距已經很大了。

還是要自我更新,把能產生驕縱的所有東西都暫時掛起來。唯有謙虛,才是最快的進步方式。

想起那些日子,很難過的。我的通訊錄,撥打著不可能被接通的電話。我身體也不好,也很脆弱,也許脆弱是用情太深所致。

有時候,彆人對你要求高,是因為覺得你還算是個人物,你要啥也不是誰會想要理你呢?就算理你,能指望你什麼呢?

受委屈也是成長的一環,沒受過委屈的人,想想都可怕。

雖然心有猛虎,但是智商二百五。

把科技進步的曆史數值化地呈現,桌遊是一個比較好的載體。目前的一些遊戲,比如說文明,還是該複雜的地方不真實不該複雜的東西搞了一大堆,真沒意思。

這又是一個夢想了。什麼時候做呢?也許可以一起做,先搭建一個複雜的係統,讓它給我隨機生成事件,我再把事件改成小說。

然後我發現,要參考的東西太多了,要做的事太多了。

為了化簡,很多隨機的東西都得預設,先做一個偽隨機出來。

火眼金睛可以洞察弱點,然後更多時候隻是擺設,因為即便看見了弱點,也沒有應對之策,即便有策略,也沒能力實現。所以咱還是說,手走在腦子前邊好一些,你知道一切,卻什麼都改變不了不是更傷心?

之前我覺得一些思想是如此的簡明而正確,知道有一天,信息的維度增加了,完全破壞了原來的穩定結構,原來的理論瞬間崩塌。每個理論都有固定參數的,隨著考慮參數數量的上升,理論總是會逐漸失去效果,甚至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無用,這時必須要再學習參數之間的關係,指定新的戰術規劃。越是向未來走,這樣的調整就會越頻繁。

但我還是更加趨向於,未來雖然會更複雜,但是結構會更加優越。模塊化設計會在不降低維度的同時大大化簡局勢,彼此之間有交流,但大部分的細節是被封裝起來的,提高效率不互相乾擾。

所以呢?整齊劃一,操作一百人就如操作幾個人一樣輕鬆。調整策略是一方麵,調整結構是另一方麵。

當然啦,看事情可不能簡簡單單用,好了壞了這樣眼光。雙人劍僅僅是入門,一個事情發生以後,造成的影響是千千萬萬個維度的,有些與你無關,有些與你有關,有些方麵變得順暢,有些方麵變得遙不可及,有些方麵還如往常不痛不癢。

當你完全理解一個策略真正的意圖以後,你的眼光便可以與決策的製定者扳扳手腕。抱怨隻是其中一種選擇,磨練自己是另外的一種選擇,而拓寬視野,也是你的一種選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