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卷末感言(1 / 2)





長達六十萬字,第一卷總算是寫完了。

三江感言時,我承諾會寫的“利用結構,打破結構”的寫作方法,算是實現了。

這本書一開始並沒有什麽大綱,前期隻是粗略的有幾個想法和套路,就開始動筆了。

開頭的架構,是用淺主線的收獲感跟強主線的榜單爭奪,結合在一起的以淺帶強結構。

這個模式並不算有多新。

通過淺主線,頻繁收獲拉動節奏,匯聚至爭奪榜一的強主線,交叉進行,就能營造不錯的期待感。

但事實上,這種寫法也會帶來一種很大的問題!

以作者視角來看,一旦寫完榜一,那幾乎會跟崩了沒什麽區別。

這是所有強主線,放大期待值後,必然會存在的弊端。

也就是說……剛開書時,我在萌新時期初次寫書,由於較為粗淺的思考,加入了榜單的設定,導致這本書天生就是自帶崩點的。

如果以爽文的寫法,隨便無腦地寫完主角亂殺榜一,那後續就沒什麽看頭了。

於是乎……“利用結構,打破結構”的寫作方法,就是我在麵臨這樣的問題時,想出來的處理方法。

上架不久後,我直接寫陳業奪得了榜一,其實就是進行“爽點前置”和“期待錯位”。

正常的套路,都是寫主角最後再來波大的,然後在月末最後的時刻,衝上榜一,震驚全場,讓爽點達到巔峰。

但我不這麽寫……

在距離本月排行榜結束還很早的時候,我提前讓陳業積分達到榜一,弱化榜單主線,就是進行期待錯位,將重心放到了故事本身的質量和劇情上,而不是依靠這些節奏、爽點來支撐起追訂。

這樣的嚐試,注定是帶著陣痛的。

爽點前置後,很明顯後續一段劇情的追訂缺乏動力,因為榜一的強期待,被我放棄了。

包括很多被標題吸引來的讀者,都會因為內容跟期待的不符,從而導致棄坑。

但這樣做的好處是,排行榜被弱化後,但故事格局打開了。

我沒有用排行榜,去進行裝逼打臉,反而是用來寫其他玩家。

這就使得原本是結構化的衝榜,變成了鋪墊其他配角的一個工具,我可以用榜單先給配角製造一個形象,慢慢加入故事,再展開人設,最後就打破了衝榜、震驚加裝逼的固定爽點結構,而讓這個排行榜,變成去真正為群像故事服務的工具。

是的,群像!

我一開始想寫的這個詭異世界,走的模式並不是像普通的副本通關流,比如在一個鬼房間啊、遊樂場啊、電梯啊,這樣的固定場景去寫通關攻略,而是更偏向於玄幻類的宏大敘事。

於是,如果隻有陳業一個作為主角,單純以玩家攻略來勾勒整個世界,那是完全不夠的。

必須是以群像的方式,才能將這個宏大的世界給徹底展現出來。

包括各種途經的特性啊,不同的轉職方向,不同的戰鬥模式,都非常依賴於群像鋪開。

但由於玩家彼此是帶爭奪性的,會互相保持警惕,介於這個身份,很難像是常規的玄幻、仙俠,用社會關係來去展開網狀人際。

然而,以榜單的思路,讓玩家彼此之間是一個競爭和合作共存的關係,然後讓榜單大佬展現外掛,神仙打架……

不但解決了強主線必崩的問題,後麵的思路豁然開朗!

所以,中期我去鋪墊其他玩家的時候,很多筆墨看起來很水,但不得不寫。

事實上,我這樣的決策是沒錯的,因為以群像敘事來展開,無論是寫“小醜副本”,還是寫“生骸村”,都會感覺順暢了不少。

這樣就將一個寫完榜一,後續必定乏力的強主線給弱化了,真正去寫優秀的、出彩的故事。

當我寫完第一卷的時候,我確信這個選擇是沒錯的。

當然,由於中間我感到原大綱安排的劇情,衝榜環節太過單薄了。

中途加入了很多劇情。

導致第一卷的篇幅,事實上比我預想要長了很多。

然而,第一卷篇幅變長,不代表總篇幅變長,整個劇情都是根據大綱推進的。

這本書會以劇情流的方式去展開,不會說無限的一個月、一個月寫下去,該完結的時候就會完結了,後麵的劇情框架,也已經是想好了的。

隻是第一卷寫長了,後續變短而已。

當第一卷寫完以後,很多伏筆都已經接上去了,甚至還跟流浪者的主題有了首尾呼應。

個人對這點還算是比較滿意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