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意外狀況(2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2118 字 10個月前




但是,低調並不是不存在,在很多關鍵時候,定國公府的態度和立場也很堅定。

而永康侯徐安和隆平侯張福,便算是定國公府在朝堂上的喉舌,就拿上次整飭軍屯來說,最初響應朝廷大政的,便有定國公府,而代為出麵的,就是這兩位侯爺。

至於武興,雖然沒有爵位,但是,也確實是老定國公一手提拔起來的人。

這個時候,徐安出麵,要替武興爭搶這個差事,難道說,定國公府,打算重新下場,開始介入朝局了嗎?

朱儀顯然也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變故,看了一眼旁邊的徐安,臉色有些難看,道。

“徐侯爺此言差矣,如今整飭軍府的差事已經辦結,以張都督在軍中的聲望,自然更加合適掛印出征。”

這話頗有幾分盛氣淩人的味道。

不過,徐安卻不慌不忙,道。

“國公爺所言自然不錯,不過,武都督多年在戰場上廝殺,這種親臨戰陣之事,張都督怕是沒有武都督擅長,剛剛國公爺也說了,朝廷財政吃緊,理當速戰速決,武都督在調任軍府之前,尤其擅長速戰,故而,此戰還是由武都督掛印,更為合適!”

和朱儀不一樣的是,徐安這話綿裏藏針,笑嗬嗬的就把他頂了回去。

一時之間,殿中也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的確,從戰場經驗上來講,武興要遠遠優於張輗,但是,這不代表張輗沒有優勢,他的優點,就像朱儀所說的那樣,家學淵源,說白了,有一個好爹,還有一個好哥哥。

河間王張玉,定興王張輔,這兩位的聲名,直到現在,都還在軍中赫赫,有他們的聲望加身,至少在諸多軍官和勳貴當中,張輗還是有號召力的。

當然,由於張二爺出戰的次數太少,所以,這份號召力到底能轉化幾分,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這些聲望不是他的,而是父兄的,真的到了軍中,憑張輗的本事,能不能鎮得住這些驕兵悍將,可未可知。

從這個角度而言,本就是軍中出身的武興,的確似乎更加合適一些……

眼瞧著殿中的議論聲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上首的天子卻開口,道。

“此次出征,事關重大,不可不慎,掛印之人關乎勝敗,自然不可輕易,既然諸卿有所分歧,那麽,今日便暫且不議,下朝之後,諸卿慎加思量,然後再舉薦合適之人!”

此話一出,底下不少人鬆了口氣。

看來,天子心中也有些猶豫不定,也對,畢竟是大軍出征,肯定要慎之又慎。

沒有當場決定,也算是給了他們回去之後,細細思索決定的時間。

早朝繼續,但是,已經沒有什麽太大的事情了,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此之後,吏部稟奏了一些補缺的名單。

原本,這不算什麽大事,此次大計,吏部和都察院下了重手,黜落了一大批的官員,其中有不少,不僅被罷官免職,更被押解到了京師,關到了刑部大牢,等候進一步的審理,據說這段日子,刑部的金尚書都快忙瘋了。

而對於所有人來說,顯然,這批人騰出來的位置,才是最緊要的,所以,近來京中倒是圍繞著此事不少人四處活動,不過,大計畢竟是考量外官,京中的官員基本都沒有動,因此,對於大多數的京官來說,都是隔岸觀火而已。

因為需要補缺的人數眾多,所以,吏部一時之間也處理不完,基本上,每隔幾日,就要呈遞一次補缺的名單,不算什麽稀罕事。

但是,惹人注意的一點是,這次補缺的名單當中,有福建巡撫,原本這也不算什麽,但不要忘了,就在剛剛,朝廷才剛定下了對於沿海倭寇用兵之策,福建正是倭寇最為泛濫的時候。

雖然說,前任的福建巡撫,因為考核不佳,被貶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可這個時候,朝廷要遣派新的巡撫過去,顯然是為了配合接下來的剿倭之事。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位新任的巡撫大人,隻怕日子不會那麽好過……

一念至此,不少人都看向了被擬調福建巡撫的這位朱鑒大人,雖然說,朝廷派他去福建,並沒有貶官,仍然是以右都禦史的身份巡撫福建,可官場上的慣例,京官要比外官金貴,身為京官,被外調出京,其實也跟貶黜差不太多。

按理來說,雖然之前的時候,這位朱大人在太子出閣一事上,被人詬病牟取私利,可這畢竟不算是罪名,時間都過了這麽久了,他也從內閣被調出,開始主管大理寺,在不少大臣看來,已經算是打壓的夠了。

這個時候,再外調出京,的確是有些刻意針對了……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朱鑒自己,卻沒有任何的波瀾,絲毫沒有要出言抗辯的樣子。

人家自己都不說話,其他有心為朱大人說兩句公道話的人,自然也就偃旗息鼓,天子也沒有多說什麽,隨著其他的補缺,一同便都準了。

於是,這場早朝便就這麽結束了……

散朝之後,文武大臣們各懷心事,三三兩兩的散去,大軍出征,所涉及的衙門眾多,不僅僅是戶部和兵部的事。

原本,許多衙門雖然接到了聖旨,但是,還在觀望當中,覺得還會有所轉機,可今天的早朝結束之後,此事便算是過了朝議,再難更改。

如此一來,有很多事情,自然就要加緊辦理了,不然的話,誤了期限,上官怪罪下來,可不是鬨著玩的。

不過,這都是底下官員的事,對於內閣來說,接下來要做的事,其一是擬詔,原本下發的聖旨,隻是一個簡單的命令,告訴各個衙門要動起來了,既然事已成定局,那麽,無論是將領的任命還是官軍,軍械,物資的調動,一旦各個衙門的章程遞上來,都要準備好擬詔。

其二便是,既然要動兵,那麽之後諸多事情在票擬時,便要將此事納入考量,簡單的說,原本很多地方該準的,這個時候都要酌情再多想想了,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下最緊要的是……

“讓於少保提督福建等地軍務?”

下朝之後,俞士悅剛回到內閣,就得到了這個消息,一時之間,不由皺起了眉頭,神色有些不定……

頂點小說網首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