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太後懿旨(排行榜加更一)(2 / 2)





說罷,金英直起身子,從袖中拿出一份絹帛,展開道。

「太後懿旨,郕王祁鈺接旨。」

「臣接旨。」

朱祁鈺拜倒在地,道。

「皇太後敕曰……」

「前者虜賊犯我邊境,皇帝親帥六軍出征,已有詔命,令郕王祁鈺留守京師,監國理政。」

「如今皇帝出征已有月餘,尚未班師回朝,國家庶務不可久曠之,今特命爾郕王祁鈺,暫且總攝百官,監理一應朝政國事。」

「爾尚夙夜秪,勤以率中外,毋怠其政,毋忽其眾,欽哉。」

「臣郕王祁鈺,謹奉太後懿旨。」

朱祁鈺接過絹帛,展開一瞧。

隻見其上蓋著太後的寶印,心中略略放鬆下來。

雖然這詔書說是「暫且總攝百官,監理國政」,但是隻要有了這道詔書,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金英在一旁候著,待朱祁鈺收起懿旨,才開口道。

「郕王爺容稟,太後娘娘還有吩咐。」

「這第一樁事,便是這些太醫院的老大人們。」

「太後娘娘念著王爺大病初癒,便要監國理政,怕您再有個閃失,特命了太醫院的這二位太醫,接下來這段日子,他們會住在郕王府,照料王爺。」

朱祁鈺起身拱了拱手,道:「辛苦諸位了。」

那幾個太醫院的官員,起身忙回禮不迭。

隨即,成敬便將這些人帶下去,先行安頓去了。

待他們都離開了前廳,金英才繼續說道。

「第二樁事,是為了方便王爺總政,太後娘娘已經命人將集義殿打掃了出來,日後一應政務,王爺可在集義殿處置。」

朱祁鈺點了點頭,示意他知道了。

這又是和前世不一樣的地方。

前世的時候,一應政務是直接送到郕王府來的。

畢竟入宮處置政事,向來是皇帝和太子的特權。

這回孫太後倒是大方。

於是金英繼續說道。

「最後一樁,便是您既要總政,身邊想來少不了人,咱家不才,暫時掌著司禮監諸事,對朝政國事還算了解,太後娘娘有命,接下來這段日子,咱家會待在集義殿裡,隨侍王爺身旁,協助王爺處理一應政務。」

聽了這話,朱祁鈺抬頭,饒有興趣的望了金英一眼,開口道。

「這是太後娘娘的意思?」

這話聽起來有些無理。

金英是堂堂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內臣當中數得著的大璫,他親來傳旨,還能有假不成?

但是朱祁鈺卻麵不改色的問了出來。

他相信,金英聽得懂他在問什麼。

按理來說。

他以宗室的身份監國理政,即便是手中有太後的詔命,也總是威望不足,金英作為內臣中的大璫,幫他撐場子是足夠了的。

何況他一個「閒散王爺」,平素沒怎麼接觸過國政大事,自然需要一個熟悉政務的內臣來協助。

合情合理,但是不合孫太後的風格。

她老人家連下個詔,都小氣巴拉地非要加個「暫且」二字,會這麼大方,讓人來幫他撐場子?

金英倒是淡定,拱了拱手道。

「太後娘娘之意,本是要王爺將處置過後的一應政務,都送往慈寧宮!但臣以為不妥,一來娘娘如此勞心費神,二來也會招致外朝物議。」

「於是臣向娘娘諫言,建議由臣隨侍在王爺左右,一來合情合理,二來臣熟悉政務,跟隨在王爺左右,每日自會挑揀重要的回稟太後,若有緊急事務,臣還可直接出手乾預。」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