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2 / 2)





鎮守的五百官軍,一個都沒剩,連帶著守將,全都死了。

虜賊向來隻殺人搶東西掠百姓,打完就跑。

等他們走了,孫大勇偷偷去看過。

很慘!

鎮子被燒了,百姓們大半被擄走,還有一小半,逃到了他這裡。

回來之後,孫大勇感到很害怕,他城裡現在隻有不到四百人,還沒隔壁人多。

他給上官打了好幾次申請,請求增兵。

他覺得,至少得有一千,不,一千五百人,才能讓他安心。

他知道,朝廷有三萬大軍,在不遠處的紫荊,居庸等地準備隨時增援各處,他想分一些過來。

但是朝廷拒絕了!

他們說,讓百姓先遷走,去居庸關,那裡城高牆深,有一萬多大軍鎮守,虜賊不敢過去。

至於守將,繼續鎮守,不許後撤,朝廷從關內調集了大軍,再過半個月就到,至於紫荊那三萬大軍,要防備也先大舉進攻時用,不能分散。

孫大勇很害怕,非常害怕。

他一閉上眼睛,就是隔壁隘口那個守將死的時候的慘狀。

明明前兩天,他們還在一塊喝酒。

那個守將姓王,比孫大勇大好幾歲,從襲職起,就鎮守在隔壁的關隘。

他說,那是他生長的地方,也是他的家!

喝酒的時候,王大哥還說,自己的城裡兵少,要是碰上應付不來的情況,早早報信給他,他肯定立馬過來增援。

後來,他就死了。

頭顱被人斬下,高高的懸在城牆上,城下是橫七豎八的官軍屍體。

死不瞑目……

外頭吵吵鬨鬨的,孫大勇幾乎是條件反射般的從床上坐了起來。

從隔壁隘口被衝破的那天起,他就沒有卸下過身上的盔甲。

提起擱在桌子上的長刀,孫大勇立刻就衝了出去。

他站在城牆上,感覺自己這次要死了。

低矮的城牆下,一大批虜賊騎著馬,叫囂著,孫大勇一眼望過去,至少有五百人。

他擋不住的!

但是事已至此,他隻能打了。

虜賊的馬很快,他們的弓箭手太少,根本沒辦法有效的攔住他們。

所以他隻能出城迎敵。

自己隻有三百人,對麵有五百多人。

孫大勇看著身邊的將士一個個倒下,他也快要沒有力氣了。

將手裡的長刀重重的砍在一個虜賊的馬蹄上,孫大勇的眼角餘光,看到了背後有人握著彎刀,朝他刺過來。

但是他沒有力氣躲了。

也好,城裡的老百姓,大多都遷走了,他擔驚受怕這麼多日子,總算是有個結果了。

他沒死!

那個一直在他旁邊的老兵救了他,自己被刺死了。

然後,虜賊退了。

他運氣還是好的,朝廷派去居庸關的巡查禦史剛好路過,帶著五百人的官軍,眼見這邊打起來了,就過來增援。

虜賊見有人來增援,也不戀戰,就退了。

孫大勇回到城裡,他甚至來不及悲傷,便倒頭昏睡了過去。

再醒來已是傍晚。

雲霞很好看,紅紅的,像火燒一樣,又像血一樣,暈染了整片天空。

那個禦史沒走,而是幫忙指揮人加固了城防。

孫大勇和他登上城牆,查看了一番。

不知道虜賊從哪弄來的火藥,城牆已經被炸出了一個豁口,僅剩不多的民壯在緊張的修築。

禦史對於孫大勇奮力守城的行為,表示了讚許,說要稟報朝廷,給他敘功。

孫大勇沒什麼反應,相比較敘功,他更希望朝廷能給他幾百官軍,這樣下次虜賊過來的時候,他或許活下來的可能大些。

禦史還帶來了一個消息。

說有好幾處隘口的守將,扛不住壓力,私自帶兵跑到了居庸關,被守備大人抓了。

這個禦史就是去帶他們,回京城論罪的。

「回了京城,他們會怎麼樣?」

「那還用問,戰時棄城而逃,該殺!」

「該殺?」

孫大勇輕輕重複這兩個字,沒有說話。

他怕死,他也想回去。

但他看那個禦史一臉憤慨的樣子,他不敢說。

「朝廷這次能贏嗎?」

禦史長長的嘆了口氣,最後說。

「一定能!」

禦史走了。

他有他的任務,要去居庸關把那幾個逃將押回京城。

孫大勇有孫大勇的任務,繼續守好這座小城。

他們的相遇,是萍水相逢,風過無痕。

孫大勇知道,自己或許再也見不到他了。

救命之恩很重,但是在戰場上,這不過是尋常事。

相比於報恩這樣遙不可及的事,他更憂慮自己的明天。

他又一次向上官請求增兵,答案還是拒絕。

孫大勇拿著回信,望著殘破的城牆。

遠處又燃起了熊熊的大火,不知道是哪處關隘,又遭到了入侵。

也不知道,打不打得過……

陰影當中,有個賊眉鼠眼的傢夥摸到他的背後,說。

「孫家哥哥,不如投誠吧。」

「朝廷都不管咱們了,打也是個死,逃也是個死,不如帶著城裡的輜重,歸降吧……」

「皇上不把咱們的命當命,咱就跟著瓦剌,反了這個皇上吧,反正太上皇也在對麵呢,不算造反……」

月色清冷,照在孫大勇的臉上,半邊隱沒在陰影裡。

孫大勇左手握著刀,右手握著上官拒絕增兵的信函,沒有說話……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