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2 / 2)





一旦在這個時候提出再主動出擊,必定會被口誅筆伐。

但是現在不同!

一則,在場沒有別人,隻有寥寥數人,其次,天子剛剛明確的表示,需要一場大勝。

所以陳懋頓時再無猶豫,將自己的心裡話一股腦說了出來。

朱祁鈺沒有說話,而是轉頭看向王文。

王老大人麵露猶豫,有了陳老侯爺的示範,他也明白過來,皇帝應當是存了求戰的心思的。

但是說實話,他和其他的文臣一樣,對於主動出擊,是不看好的。

不過抬頭看了一眼於謙,見對方同樣一臉無奈,但是並沒有其他反應。

王文便知,天子隻怕早有此意,於謙肯定是勸過了的。

想了想,王老大人起身同樣拜倒在地,婉轉的說道。

「皇上,陳侯所言固然有理,瓦剌狼子野心,此等大恨當需報之,然則我土木一役,大軍損失慘重。」

「若再起大軍,一則恐士氣低落,難有戰力,二則恐後勤不足,若因大軍擅動,以致京師有失,則社稷危矣,伏惟陛下慮之。」

兩個人都跪在地上,低著頭,所以沒看到朱祁鈺的嘴角閃過一絲笑意。

這就是他選王文的原因!

若是換了其他的大臣在這,哪怕是於謙,頭一個提出來的,隻怕也是一句話。

太上皇仍在虜營,若大舉開戰,恐有傷君上。

但是王文不一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比於謙還要激進,滿朝上下,他是唯一一個不主張迎回太上皇的。

在他看來,也先擄劫了太上皇,對於大明來說,已經是奇恥大辱,大明若還要低三下四的求他們放歸太上皇,簡直是把臉丟到地上,自己反覆踩。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一力主張,拒絕也先的一切要求,除非也先肯以臣子禮節恭恭敬敬的向大明認錯,再主動將太上皇送回來之外。

其他一切免談!

朱祁鈺前世的時候,和王文有過多次奏對,雖然王文從沒有說過,但是他能夠感覺到。

在王文的心中,其實是將土木之役的大敗,全都歸結於皇帝的身上的。

對,是歸結到皇帝身上,而不是歸結到王振的身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王文和於謙是一類人,都是會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同時也懂得變通和大勢。

但是不一樣的是,於謙更加囿於禮法大義。

而王文更加固執,在他心裡,皇帝遠遠沒有國家重要。

不得不說,在君主至高無上,絕不會犯錯的儒家觀念下,王文是一個異類。

和所有的大臣都不一樣,他打從心底裡,就不想迎回太上皇。

說的僭越一些,王文是朝中極少的,認為天子犯下了如此滔天大錯,壓根就應該以死謝罪的大臣。

正因如此,即便是在朱祁鎮後來被迎歸之後,王文也十分讚成朱祁鈺易儲。

原因就是因為,他覺得鬨出土木之役的太上皇一脈,根本不應該再拿回大位。

要說朱祁鎮復辟之後,死的最不冤枉的,恐怕就是他了!

就像此刻一樣,作為文臣,王文考慮的反倒是一旦調集大軍開戰,後勤是否能夠跟得上,以及是否能夠打贏,打不贏的話會不會危及京師。

至於一旦明軍主動出擊,是否會激怒也先,讓他對太上皇下手?

不好意思,在太上皇在土木之役中被擄走的時候開始,王老大人就已經當他殉國了……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