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遼東(2 / 2)





畢竟王命旗牌的管理甚為嚴格,每一套都有專屬的編號和火漆烙封,除非兵部稱天子旨意,不然誰也取不出來。

各自落座後,王翱先開口問道。

「不知欽差大人有何令諭傳達,我二人定當配合?」

王文點了點頭,卻是反問道。

「此次本官奉聖命而來,實是為大明與瓦剌將起之大戰而來,遼東鎮如今可用兵員多少?」

曹義看了一眼王翱,見他並無異議,方開口道。

「遼東常鎮大軍兩萬一千人,前番脫脫不花率萬餘虜賊數度侵擾,如今可調動兵力,約有一萬七千人。」

遼東,宣府,大同三處重鎮,是大明邊防線上最重要的三處軍鎮,但是這三處的地位又各有不同。

從重要性上來說,宣府最重,大同次之,遼東最末。

但是從兵力布置上,卻是宣府最重,遼東次之,大同最末。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同雖然被稱為「北方鎖鑰」,但是更多的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重視,實際上所統轄的邊境線並不算特別長。

它的意義更多的在於,隻要有大同城在,便可時時監控蒙古各部的動向。

因此,大同是依仗堅城高牆,和周圍的隘口相互呼應。

遼東和宣府則不同。

宣府和大同一樣,地處險要。

謂之南屏京師,後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險,右擁雲中之固。

但是不同的是,宣府所轄邊境線很長,東至居庸關,西至西洋河,長達一千餘裡的邊牆,皆屬宣府管控範圍。

遼東亦是如此。

雖然從地理位置上,遼東鎮比不上宣府和大同,但是下轄遼東邊牆,東至鳳凰城,西至山海關,足有近兩千裡。

若非地勢複雜,蒙古大軍難以大舉入侵,遼東的兵力甚至會多過宣府。

此次也先分四路大軍攻明,隻有攻大同一路為主力,攻遼東的脫脫不花,名為進攻,實為劫掠。

因此雙方並沒有特別大規模的交戰,遼東的兵力儲備,也還相對充足。

王文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請曹總兵調兵一萬,即刻前往宣府,聽候宣府總兵楊洪調遣。」

「什麼?」

「不行!」

話音落下,兩道聲音同時響起,前者是曹義,後者是王翱。

廳中陷入短暫的寂靜當中,旋即,王翱開口道。

「欽差大人,遼東鎮雖不比宣府大同緊要,但也是邊境重鎮,何況虜酋脫脫不花,如今帶兵萬餘,在外虎視眈眈。」

「並非我等不願支援宣府,而是一旦遼東有失,脫脫不花和也先兩路大軍東西並進,則我京師危矣。」

曹義在一旁沒有說話,但是表情明顯亦不讚成。

王文沉吟片刻,深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挑戰從此刻才剛剛開始!

再次反手將手中旗牌拿出,王文開口道。

「此議,已得聖命準許,脫脫不花大軍自有本官應付,若遼東有失,本官,自裁謝罪。」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