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分而化之(2 / 2)





何況,雖然張輔已經不在了,但是張輔跟燕王舊臣一係的交情還在,就算是投靠,也顯得沒那麼難看。

但是站在朱祁鈺的角度,他絕不願意看到,北征一脈的勢力再擴大。

一時之間,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見此情況,李賢上前道。

「皇上可是在煩惱,燕王府一脈倒向北征一脈後,勢力過大?若是如此,臣有一策。」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李賢自然看得出來,天子對於北征一脈,似乎沒什麼好感。

尤其是提到英國公府和寧陽侯的時候,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天子隱約之間,流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厭惡。

雖然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但是這不影響他做出判斷。

那就是,天子絕不願意北征一脈繼續坐大。

雖然說李賢一直想做一個閒散勛戚,但是平心而論,如果不是沒有辦法,誰又願意一輩子碌碌無為呢?

他們靖難一脈,從一開始就不受信任,又沒有份量夠重的人物坐鎮。

就算是如今有兩個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但是燕王府一脈,在五軍都督府數十年的經營。

哪是他們塞進去兩個人就可以扭轉的。

更不要提,自從寧陽侯回來之後,北征一脈咄咄逼人,大有趁勢要將三脈合一的傾向。

本來他們靖難一脈的日子就不好過,要是北征一脈再把燕王府一脈納入門下,他們哪還有抗衡之力。

到時候真就隻能抱著世劵,庸庸碌碌的混一輩子了。

此刻見有機會改變局麵,李賢自然是十分上心。

朱祁鈺問道:「有何辦法?」

李賢道:「陛下,此事其實不難,燕王府一脈,素來心高氣傲。」

「現在之所以願意委曲求全,最大的原因是沒有掌事之人,又被文臣煎迫,所以才生了投奔聯手之念。」

「皇上隻需寬宥成國公府,他們自然便會安穩下來。」

要知道,如果不是被逼無奈,哪個願意去別人那裡伏低做小,何況是跟著太宗皇帝靖難的燕王府本部。

他們之所以這麼著急,其實還是因為有文臣在虎視眈眈。

畢竟,北征一係有陳懋護著,靖難降將一脈,有李賢坐鎮,都不是好欺負的。

隻有他們,少了成國公府這棵大樹,又沒有資歷深的勛戚可暫時頂上來。

要不了多久,文臣必然就會發現他們這顆軟柿子。

這才是他們願意歸附北征一脈的原因所在。

朱祁鈺沉吟片刻,問道。

「你的意思是,命朱儀襲爵?」

說來其實也巧,除掉李賢這個剛封的公爵,京城當中現存的三家公爵府。

定國公府的世子才五歲,英國公府的嫡子有疾,不能襲爵,真正襲爵的世子,才九歲。

三府當中,唯獨成國公府,是有成年的世子的。

朱勇的長子朱儀,今年二十三歲。

李賢起身,拜倒在地,道。

「陛下,臣知朝中多有物議,成國公朱勇在鷂兒嶺一戰失利,致太上皇聖駕有失,然土木一役,實非朱勇一人之過。」

「成國公驍勇善戰,累有戰功,鷂兒嶺一戰,亦是受命而為,故臣懇請陛下寬宥,復其爵位,準其子朱儀襲爵。」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