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天官入宮(2 / 2)





「那天官之意,何時才算是好的時機?」

這話可不好回答,王文兩條花白的眉毛絞在了一起,片刻之後,方謹慎道。

「陛下,如今朝局尚不安定,此番朝會之上,雖然寧陽侯,成安侯等人已經被拿下,但是除了這些領頭之人,各部,寺,院,監之中,俱有宵小之輩,欲借太上皇之勢,動盪朝局。」

「故臣之愚見,明歲會試之後,可徐圖迎回太上皇。」

說到底,王文也不是固執到死的腐儒,他心裡清楚,迎回太上皇是遲早的事情。

就像薛瑄所說的,太上皇長久待在迤北,一旦出個什麼萬一,那麼大明和瓦剌就會結成死仇。

到時候無論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還是順應朝野上下的輿情,都必將重啟戰端。

大明這幾年連年用兵,早已經不堪重負,著實不能再繼續開戰了。

尤其是更不可能,再主動掀起戰爭。

類似太宗之時,千裡奔襲,大軍深入蒙古腹地這種事情,更是想都不要想。

所以,太上皇是必須要接回來的。

但是,必須迎回和立刻迎回是兩回事。

前些日子,俞士悅到他府上,說是受了於謙的囑咐,跟他談到有人想要趁著正旦鬨亂子,圖謀在現在迎回太上皇,王文便起了警惕。

為此,他和俞士悅推演了不少應對之策,才能在朝堂上和蕭維禎等人分庭抗禮。

但是王文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幫人暗中牽連了這麼多。

勛貴,外戚,文臣,都有人牽涉其中。

既然如此,那麼太上皇就更不能在現在回來了。

這麼一股龐大的力量,卻不能完全忠於當今天子。

一旦太上皇歸來,朝中局勢必將進一步分裂,到時候兩股勢力相互對抗,朝堂之上將會變得無比複雜。

所以王文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天子會遣使前往瓦剌。

沉吟片刻,王文開口道。

「陛下,鎮南王一案既然沒有冤情,那麼朝野上下縱然小有議論,也無關緊要,寧陽侯等人被下獄,也是因為他們咎由自取,陛下大可不必因此憂心。」

「如今使團尚未開始準備,禮部,鴻臚寺,戶部那邊的人手,財物也都沒有點用,若陛下允準,臣可去奔走一番。」

王文話說的委婉,但是意思卻表達的明白。

雖然說天子金口玉言已經說出去了,遣使之事勢在必行,但是不代表就沒有辦法了。

一個得到朝廷支持的使團,和一個處處被掣肘,使絆子的使團,能夠取得的效果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隻要天子答應,王文覺得,讓他們白跑一趟不是什麼難事。

聽了王文的話,朱祁鈺卻有些失笑。

原來,在王文看來,他是顧及到早朝的情況傳出去之後,外間對他這個天子有所議論,才主動下旨同意了派遣使團。

鎮南王一案雖然沒翻過來,但是力主要迎回太上皇的寧陽侯等人卻被下了獄,雖然是有正當的理由。

但是若是有心人來做文章,卻也是個麻煩事。

搖了搖頭,朱祁鈺否掉了王文的提議,開口道。

「不必,不僅不要阻攔,你還要囑咐下頭的人,給他們行方便,需要調用的書吏,隨從,需要帶上的棉衣,金銀,隻要他們要,全部都給,不必在這些小節上為難他們,沒得折損自己的氣度。」

看著王文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朱祁鈺想了想,伸手召成敬過來,吩咐了兩句。

於是,成敬退下,不多時,重新回到殿中,不過這一次,他的手中多了不少紅漆蠟封的軍報。

朱祁鈺命人將軍報送到王文的麵前,淡淡的道。

「這些這一個月來,大同軍鎮送來的密報,先生不妨看看,或許會有收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