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邊防整飭(2 / 2)





「而且,長期來看,單純整飭邊將,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當然,朝廷歲入有數,單純依靠朝廷輸血,也不可取。」

他這番話,算是不偏不倚,把王翱和楊洪兩個人的話,都給委婉的否定了。

這個時候,一旁沉默的靖安伯範廣忽然開口道。

「陛下,關於此事,臣倒有不同的看法。」

朱祁鈺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擺手道:「那就說說看。」

範廣這才開口道:「臣剛剛聽幾位大人所言,皆是從大處著眼,但是臣這些年,輾轉遼東,宣府,大同等諸地,眼中所見者,卻略有不同。」

「楊侯和首輔都將軍屯廢弛,歸於邊軍調動頻繁,逃亡嚴重,但是事實上,臣在各處的時候,所見的軍屯數量都並不少,之所以朝廷無法通過軍屯養活邊軍,是因為有著大量的私墾田。」

朱祁鈺精神一振,側了側身子,開口道。

「私墾田?細細說來!」

見天子如此關注,範廣也不敢怠慢,繼續道。

「正是私墾田,我朝軍屯,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依照土地肥瘠、地方衝緩,所產出的糧食,分一九,二八,四六不等,大頭需要上繳朝廷,但若是開墾私田,那麼隻需在官府報備,便可以民田形式,繳納田賦。」

「如今軍中,私墾田風氣十分盛行,從邊將到軍士,都熱衷於私墾田,正因於此,軍屯才會日漸荒廢。」

「所以臣以為,當務之急,既不是擴充軍費,也不是整飭邊將,而是要解決私墾田的問題。」

殿中忽然安靜了下來,一幫大臣們不約而同的都沉默了下來,惹得範廣一陣摸不著頭腦。

倒是朱祁鈺笑了笑,開口道:「說得好,一針見血!私墾田,才是邊境如今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啊!」

軍屯廢弛的原因,其實有很多,楊洪和王翱說的都對,但是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回避了私墾田的這個問題。

不為別的,因為私墾田牽涉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

邊境不比內地,越是靠近邊境,百姓便越是稀少,因此,可供開墾荒田的地方也就越多。

相比於耕種絕大多數產出都需要上繳的軍屯,邊軍上下,從將領到普通的軍士,都更樂於開墾荒田為私田。

這已經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邊軍的問題。

正因於此,才沒有人敢輕易提起這個話題,因為一旦要整頓私墾田,觸動的不僅僅是邊將的利益,而是整個邊軍的利益。

若是處置不當,甚至可能會因此而產生譁變。

要知道,田地不管是在老百姓的心裡,還是在這些將士們心裡,都跟他們的命根子一樣,誰敢動他們的田,非跟你拚命不可。

所以朝廷的大臣,寧願擠出銀子輸血,或者是整飭撤換將領,都不願意輕易觸動私墾田這個敏感的話題。

也就是範廣久在軍中,腦子裡全都是怎麼領兵打仗,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所以朱祁鈺一問,他就按著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

睨了一眼低頭沉默不語的眾大臣,朱祁鈺淡淡的開口道。

「諸位,私墾田一事你們也不是今日方知吧?」

片刻之後,於謙的神色有些複雜,艱難的回道。

「陛下恕罪,此事著實乾係重大,若要整飭私墾田,邊軍上下必將傷筋動骨,朝廷這些年,邊患一直不停,朝廷上下所想者,皆是如何提高邊軍戰力,若是大動乾戈,邊軍不寧,恐邊境難安。」

這是實話,問題早就存在,朝廷也早就知道。

但是,不被逼到必須解決的地步,大家總是狠不下那個心刮骨療毒。

何況,朝廷這些年,也的確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環境。

邊境上瓦剌虎視眈眈,摩擦不斷,這件事情萬一要是處置不當,引起邊軍譁變,被瓦剌趁虛而入,動輒便是社稷傾覆的局麵,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朱祁鈺定定的望著於謙,半晌之後,方搖了搖頭,道。

「邊患是一回事,但是不能因為邊患就遲遲不解決這個問題,私墾田是個鈍刀子,若不整治,軍屯便日漸流於形式,朝廷靡費日廣,邊軍戰力日降,未必便比刮骨療毒要來的好。」

不過,朱祁鈺也明白於謙的難處,所以他也不在此事上過多苛責,繼續道。

「朕知諸位皆是國之棟樑,為社稷計,但是私墾田一事,必須要解決,於謙,朕若讓你來主理此事,你可願接手?」

眾臣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望向於謙,這可是個燙手山芋。

且不說這件事情的難度有多大,單說是後果。

若是辦的不好,引起了軍隊譁變,即便是以於謙現在的地位,也免不了丟官去職。

就算是辦的好了,那也是分內之事,但是從此以後,於謙也會成為邊軍將士的公敵,可謂是兩頭不落好。

可若要推辭,隻怕也不容易,天子既然開口發問,說明定是起了心思,於謙身為兵部尚書,這本該是他的職分。

於謙沒有說話,他的神色也有些複雜。

見狀,朱祁鈺開口道:「於卿若是擔心,鬨得動靜太大,讓蒙古各部乘虛而入,大可不必憂慮,此事若要施行,必是在保證邊境安寧之時。」

別人都覺得於謙是惜身,但是朱祁鈺更了解他。

說於謙不怕死,是不可能的,但是他這個人,更看重社稷大局,除了個人生死,他更多考慮的,則是這麼做會不會對大明有害處。

果不其然,朱祁鈺的話音落下,於謙很快便有了決斷。

他抬起頭,麵色堅毅,開口道。

「陛下,若是在保證邊境安穩的情況下,臣願親赴邊境,清查私墾田,整飭邊務,恢復軍屯!」

「好!」

朱祁鈺點了點頭,臉上浮起一絲滿意之色,道。

「既然如此,那兵部即日起就開始準備吧,細細的定個方案,不必著急,朕會命都察院協助於你。」

清查私墾田,不是小事。

具體怎麼清查,派哪些人去,邊軍如何安撫,邊將的私墾田和軍士的私墾田分別應該怎麼處置。

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是需要細細斟酌,反覆討論的。

所以現在,隻是定一個大方向,真的要動手開始整飭,至少要好幾個月之後了。

這邊朱祁鈺說著話,王誠在成敬的引領下,匆匆走了進來,手裡捧著一個匣子,稟報導。

「陛下,蒙古特使已經進城,轉呈了大汗脫脫不花及數部首領呈遞來的信函,請陛下禦覽。」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