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2 / 2)





「大明強於蒙古久已,紫荊關一敗,也先元氣大傷,又有蒙古諸部對其虎視眈眈,正是內外交困之時,他若稍有智謀,便當知此時,唯有臣服大明,送還上皇,方能保自身無虞。」

「故臣以為,互市之事,正是給也先的警告,促其儘快送歸上皇,否則內外俱攻之下,瓦剌必將岌岌可危,如此,為求自保之下,也先方會心甘情願的送歸上皇。」

「否則,一旦大明稍有軟弱,土木之後,也先所作所為殷鑑在前,其必會步步緊逼,得寸進尺,則上皇歸朝反而遙遙無期,請陛下三思。」

能夠混到這個地步,王文也並不是隻會毒舌。

正經的朝堂論辯,堂堂正正的講道理,他也不會輸給任何人。

隻不過,他的觀點和大多數的朝臣都不太一樣就是了。

這個時候,內閣的王翱也站了出來。

他和王文一樣,都是遼東得功進位,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利益是一致的。

「陛下,臣以為天官大人所言有理,我大明君臣,固然期望能夠早日迎回太上皇,但並不能因此而處處對也先妥協,互市與否,涉及朝廷大政,此等大事,不可因莫須有之憂慮而動搖。」

「也先若有何要求,我朝廷另行商議便是,但不可因擔憂其可能不滿,而事事處處被其掣肘,如此,我大明便會寸步難行。」

接著,都察院的陳鎰也出列,開口道。

「陛下,朝廷既已遣派使團前去,足可見我大明迎回上皇之誠意,也先若不願與大明交惡,自當恭敬送歸上皇,若其假借互市之事為名,拒不送還,則隻能說明,其狼子野心,並無和大明議和之意。」

「況也先狡詐,但並非行事無度,太上皇天潢貴胄,身份尊貴,也先斷不敢對太上皇不利,因此,臣以為,不當因此擔憂而耽擱朝廷大政。」

整個朝堂上變得靜悄悄的。

底下老大人往中間掃了一眼,好傢夥,吏部,戶部,兵部,都察院,內閣,清一色的都是支持意見。

難道說,真的是他們擔心的多餘了?

與此同時,刑部的金濂也眨了眨眼睛。

這什麼情況?

他為什麼,忽然有一種自己被孤立了的感覺。

這幫人不會是瞞著自己私下開了會吧?

要知道,工部尚書陳循不在京師,禮部尚書胡濙日常睡不醒,除了這倆,就剩他沒表態了。

正當金老大人躊躇著要不要跟一波風的時候。

禦座上的天子卻開口了。

「互市一事,既然諸卿都讚同,那麼便由戶部主持,吏部,鴻臚寺協同,定個章程,開始和蒙古使團接洽。」

天子金口玉言,綸音降下。

戶部尚書沈翼,禮部尚書胡濙,還有暫掌鴻臚寺事的鴻臚寺少卿齊政,三人同時上前領旨。

隨後,天子在眾人的矚目當中,再度開口道。

「至於太上皇一事,朕自然期盼能夠早日迎歸,旦有一絲可能,朕必竭力爭取,但是誠如諸卿所說,也先狡詐,若非山窮水儘,無路可走,必不甘心輕易送歸上皇。」

「諸卿不可因紫荊關之勝誌得意滿,以為也先已無反撲之力,過分懷柔退讓,看似利於上皇,實則是縱也先私慾,令其貪婪無度,反欺我大明,愈發不會送歸上皇。」

「今日到此為止,退朝!」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