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禦前爭論(2 / 2)





「陛下,臣自然清楚戶部的難處,但是,臣也有臣的難處,如今邊境雖然安穩,但是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顯然都賊心不死,隻不過迫於局勢,不得不俯首稱臣。」

「所以為邊境安寧計,建立完整的邊防體係,乃勢在必行之舉,如沈尚書在廷上所言,紫荊關,沙窩等數次大捷之後,數年之內,瓦剌恐再難有大舉犯邊之力。」

「但正因如此,臣才不得不此刻提出九邊策略,修築長城,堅城,大規模調動官軍,安置流民,都需要穩定的環境。」

「朝廷如今開了互市,為了迎回太上皇,陛下又同意恢復瓦剌的朝貢貿易,如此一來,誰也說不準草原部族恢復元氣需要多久。」

「一旦戰火再起,朝廷的第一要務,必然是抵禦外賊,九邊體係則再難有機會建成,沒有長久完整的邊防體係,大明在對敵之時,始終處於劣勢。」

「因此,以臣之意,朝廷雖難,但仍要以邊務為要,別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暫緩,但是唯獨此事,卻需要立行。」

相比較在早朝上,此處沒有那麼多反對的聲音,於謙的壓力小很多。

而且私下在君前奏對,很多當著朝臣的麵不太好點的太透的事情,於謙也可以直言不諱。

因此,在構建九邊的緣由上,他解釋的更為清晰。

不過,於少保也不是強人所難之輩,看著沈尚書同樣堅定的態度,他還是做了讓步,道。

「即便如今戶部歲入不豐,用度不足,但是如臣在廷上所說,一些先期的準備,總可以開始。」

「方才沈尚書也有所言,待得互市開始,戶部壓力便會稍輕,等熬過這段苦日子,明年夏稅,秋糧征繳過後,戶部有了錢糧,再正式開始建設九邊不遲。」

這等於已經算是認可戶部要暫緩的意見了。

隻不過,於謙的意思是,即便暫緩,也要在明年正式啟動,不能始終拖延下去。

但是,顯然對於這個讓步,沈翼是不滿意的。

不過這一回,他卻顯得有些猶豫不定,瞥了一眼天子,見這位祖宗一言不發。

沈尚書咬了咬牙,決定把底兒給徹底掀出來,道。

「於少保,這件事情,戶部這邊真的沒有法子給個準信,如今除了工部的大渠修築之外,各地方的工程,基本上都處於停滯的狀態。」

「但是須知,有很多的工程,始終都是要做的,長久壓著總不是個法子,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還要預備著有災情,留些錢糧做備用。」

「如於少保所言,明歲若無天災,百姓能夠豐收,夏稅秋糧能夠成功收上來,戶部的確能稍稍鬆快一些,但是想要支撐九邊這樣的大工程,仍舊很難。」

「九邊乃是重務,一旦開始就必須持續投入銀兩,即便如此,沒有個幾年的工夫,也難有所成效。」

「若是按照於少保所言,明歲啟動九邊的建設,那麼未來數年,朝廷的各項工程都仍要處於停滯狀態,從朝廷到地方,文武百官各個衙門勒緊了褲腰帶,支持邊防。」

「就算戶部這邊答應,由此引起的輿情和負麵影響,少保難道不需顧慮嗎?」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