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太簡薄了(2 / 2)





但是,換了自己……

俞山左右看了看,眼瞧著幾位老大人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就知道沒人會附和他。

再品一品天子的口吻,分明是下命令,而不是在商議。

於是,俞侍郎理智的點頭,道:「臣遵命,陛下放心,回到兵部之後,臣立刻去辦。」

對於俞山的從善如流,天子明顯還是比較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他暫且退下,旋即再道。

「這次迎回太上皇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朕已經命人,將先皇潛邸時居住的洪慶宮收拾整理出來,供太上皇歸來後下榻。」

「禮部這邊,迎奉的儀注可準備好了?」

相對於俞山的措手不及,胡濙老大人明顯準備的更足。

雖然同樣沒有提前得到任何的消息,但是業務精熟的他,聽了天子的問話,隻略一思忖便道。

「此事禮部已在商議,不過尚未有所定論,臣等初步商議,當遣禮部侍郎一人並鴻臚寺掌事官員至居庸關出迎,隨同錦衣衛指揮率官校奉駕輦迎上皇,入關後,各衙門官員並總兵官於城門內列隊迎奉。」

「待太上皇車駕至京城,自安定門入京,自東安門入皇城後,麵北而坐,陛下率群臣出見迎奉,陛下行拜禮,群臣行五拜三叩首禮,送太上皇至南門入洪慶宮大內。」

雖然說是沒有商定好,但是這種禮儀性的規程,胡老尚書不知道操持過多少次。

因此,短短片刻,他便將大致的流程描述了一遍。

不過,天子聽完了之後,卻露出一絲不滿。

不止如此,天子說出來的話,也讓胡尚書和一乾老大人們,都大感意外。

天子道:「太簡薄了!」

大殿當中安靜了一瞬,老大人們料到了天子可能生氣,也料到了天子可能會覺得迎奉之禮太重,但是卻沒想到,天子會覺得不夠重。

不過,天子卻似乎沒有覺得有哪不妥,在眾臣怪異的目光當中,坦然自若道。

「太上皇北留虜庭近一年之久,社稷動盪,宗社難安,若幸得回還京師,實乃祖宗庇佑,上天眷顧,如此大事,豈可如此草草了結?」

「胡尚書,重新擬定儀注,太上皇歸京之日,朕當率群臣於正陽門外迎候,迎入京師之後,自大明門入皇城,先祭天地,社稷,再拜宗社,祖廟,祗告列祖列宗上皇已歸。」

「隨後,朕與上皇同禦奉天殿,頒行大赦天下詔,普天同慶上皇歸朝之喜,禮畢後入慈寧宮,拜見上聖皇太後,共行大禮,畢後群臣恭送上皇歸於南宮,如此,方合禮製,符身份。」

這番話,給一幫老大人們聽得一愣一愣的。

在場的人除了胡濙之外,對於龐大繁瑣的禮製,其實並沒有那麼熟悉。

但是他們總是參與過的。

胡老尚書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大家把太上皇接回來,在東安門行個禮,照個麵,然後送進南宮,大家該乾嘛乾嘛。

但是天子卻將這個過程弄得無比複雜,不僅要出宮城,更要出皇城,甚至還要出京城迎候。

單這一條,就要動員起整個京城。

要知道,天子禦駕出城迎接,提前清街,灑掃,黃土墊道,各種事情都要提前準備。

而且還不單是迎接,還要祭告天地,宗廟,頒行大赦天下詔書,拜見聖母皇太後。

這一條條的禮製,光聽下來,老大人們都覺得頭皮發麻,沒有個一整天的工夫,根本就別想搞完。

一時之間,他們竟分不出天子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在反諷。

不過,這些人裡頭,不包括胡濙。

這位老大人在聽完天子的話之後,眉頭便皺了起來,臉色顯得頗有幾分為難……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