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2 / 2)





譬如,最明顯的,宗人令的職位,鎮南王要做的,就是讓它不能落入襄王的手中。

再比如,天子沒有明說,但是弦外之音已現,大婚之後,隻怕鎮南王就要留京,而他的兒子,自己的新女婿,就要回歸封地……

軍屯一事,牽扯的最深的,除了勛戚,就是宗室。

如此種種,便是在為解決宗室在軍屯當中的牽扯做鋪墊。

心思機智如鎮南王,在天子的心意麵前,也隻能乖乖低頭,而且,還要感激涕零,更不要提被天子一手提拔起來的範廣自己。

所以,他也需要表明態度。

不明白沒關係,至少要表現出,對這件事情的關切。

而且……範廣是真的沒懂!

雖然他沒看到於謙遞給沈翼的奏疏,但是,從於謙的話裡,他大概明白兵部要怎麼做。

說白了,就是先派人去清丈田畝,然後把被侵占為民田的,動用軍隊私自開墾的田地,全部登記造冊,然後由官府贖買。

最關鍵的是,贖買回來之後,也不是重新安穩到軍屯之中,而是依舊交由原來耕種的佃戶耕種。

說白了,朝廷出了那麼龐大的一筆銀錢,最終,隻是獲得了帳麵上的田畝,實際上該誰來種,還是誰來種。

這麼折騰著,乾嘛呢?

於謙沉吟不語,倒是一旁的沈翼笑了笑,道。

「範都督,大不同,大不同啊!」

以沈翼的眼力,自然能夠看得出來,兵部這套章程,核心的目的,就是在不影響正常百姓的情況下,將該有的屯田都收回來。

如範廣所疑惑的,折騰的這一大通,看似朝廷什麼好處也沒有得到。

但是,卻得到了名分!

或者更直接的說,這是所有權和使用權之間的區別。

朝廷付出銀兩,拿走的是所有權,百姓手中保留的是使用權,這二者一旦被切割開來,那麼,很多的事情就好辦了。

說著話,沈翼轉向於謙,問道。

「不出意外的話,於少保不會僅僅甘於讓這些田畝,成為紙麵上的軍田吧?」

果不其然,於謙搖了搖頭,道。

「當然不會!剛剛我所說的,隻不過是第一步,但卻是最關鍵的一步,隻要能夠順利將該轉化的民田冠回軍籍,那麼接下來,就是朝廷內部的事情了。」

「待轉籍完成之後,兵部會和戶部聯合,再次清查人口黃冊,同時對照魚鱗冊,進行田畝的重新分配。」

「按照一丁三十畝的標準,名下田畝數不足者,在官府登記後,可繼續耕種已被收為軍田的原有田畝,按時向朝廷繳納賦稅即可。」

「名下超出數額的,朝廷不予租佃,重新交回邊軍耕種,充作軍屯。」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轉籍的重要性。

當這些田畝都是民田的時候,朝廷強行收回,就是巧取豪奪。

但是,如果這些田畝能夠順利轉為軍田,那麼,相當於朝廷變成了地主,原來的土地所有者,變成了佃戶。

如此一來,地主想要打發佃戶,那簡直不要太輕鬆。

誠然,如此一來,依舊會損害百姓的一部分利益。

但是,如果一個家庭當中,每丁能夠擁有三十畝以上的田地,那麼,他們也就不是於謙所憐憫的,為生計而掙紮的貧苦百姓了。

所以,歸根結底就一句話,折騰這麼多,其實就是為了一件事,能夠讓朝廷讓渡出的利益,真正的落到該落到的貧苦百姓手中,而不被士紳攫取。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沈尚書沉吟片刻,若有所思的看著於謙,問道。

「除了這些呢?於少保不要告訴沈某,兵部就隻打算做到這個地步?」

應該說,於謙所說的章程,已經是比較完整的了,雖然過程繁瑣,但是,能夠最大程度的兼顧到朝廷和百姓的利益。

一方麵,保證了無田,少田的百姓能夠生存下去,一方麵,又將那些多餘的田地清丈出來,收回朝廷,保證了軍屯的良好運轉,可謂是兩全其美。

唯一不足的就是……

有點花錢!

別看沈尚書平時錢袋子捂得緊緊的,但還是那句話,該出錢的時候,戶部從不含糊。

就包括這一次,雖然沈尚書不大情願,但是,從於謙流露出需要戶部幫忙開始,他再不情願,也沒有說過一句推辭的話。

花錢沒問題,但問題是,這錢花的有點虧!

要知道,這次贖買的田地,要麼是被通過各種手段隱沒或者私自發賣的軍田,要麼是動用邊軍開墾出來的私墾田。

前者本就是朝廷的田地,後者,既然用的是朝廷的人,那當然也該是朝廷的田地。

但是,拿回自己的東西,卻還要花錢。

那幫侵占軍田,役使邊軍勞作的混蛋,反倒能白得一筆銀子,想想都覺得氣不順。

哪怕再能理解,兵部是為了顧及到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所以才做出了讓步,沈尚書還是覺得咽不下這口氣。

而且,他相信,於謙也咽不下。

更重要的是,憑他的了解,天子,也不是這種忍氣吞聲的人,無數次慘痛的教訓告訴沈尚書……

天子,從不吃虧!

果不其然,這一次,於謙沒有說話,而是望向了禦座上的天子。

隻見天子臉上浮起一絲笑意,淡淡的道。

「剛剛於先生不是說了嗎?視其情狀予以處罰,此次整飭軍屯之後,兵部會聯合刑部好好的查一查邊軍。」

「這段日子,朕也接到不少奏疏,吃空餉的,喝兵血的,倒賣軍器的,冒功虛領的……大明的邊將,個頂個的都是膽子大的很的呀!」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