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群(1 / 2)





朱儀說的直白,讓焦敬微微有些愣神。

但是,到最後,他還是輕輕的點了點頭,道。

「實話實說,以老夫來看,我等如今宜靜不宜動,整飭軍屯牽連巨大,雖然主要針對的是我等勛貴,但是,宗室,文臣,地方,邊軍,方方麵麵都有牽扯。」

「所以,這必然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鬥爭,即便是兵部動作再快,起碼也得要半年的工夫,才能真正理出些眉目來。」

「在這種大事上,逆大勢而為是最忌諱的,相反的,若是真正從小處著手,反而容易四兩撥千斤。」

「但是,若是一開始就當麵鑼對麵鼓的鬨將起來,有天子在背後撐著,即便我等勛戚聯手而為,隻怕局麵也不容樂觀……」

這其實就是辦事風格的不同。

事實上,在太上皇一黨這麼多人當中,焦敬的風格是偏向於謹慎的。

當然,他說的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朝局之上,想要成一件事情很難,但是,想要壞一件事情,方法卻多種多樣。

就拿整飭軍屯一事來說,真正的困難從來不在是否能夠通過朝議,而是通過朝議之後,能不能真正的落實下去。

那些禦史科道,到了地方上,能不能真正的扛住地方官和邊將們的威逼利誘,能不能看穿他們的種種手段,能不能查出被隱匿在背後的真實狀況,才是真正決定這件事情能不能辦成的標準。

在這長達至少一年的時間當中,他們這些盤根錯節的勛戚世家,有著充分的時間和精力,明裡暗裡的用各種手段來各個擊破。

這樣做的壞處,是要陷入長時間的拉鋸戰當中,將戰線拉長,一點點的來回拉扯。

而且,阻擋不了整飭軍屯的大方向,到最後,勛貴世家們狠狠出一筆血,是免不了的。

但是,好處就是穩。

儘管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卻絕不會滿盤皆輸,更不會傷及到根本。

而且,如果要是情況樂觀的話,拖著拖著,也不是沒有可能,把這件事情給拖黃了。

朝廷畢竟還要維持正常的運轉。

兵部整飭軍屯,需要上上下下多個衙門的協同配合,這種非常態的運轉,是必然無法長期保持的。

不然的話,兵部恐怕真的會變得尾大不掉,這是從天子到朝臣都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一旦陷入曠日時久的拉鋸戰當中,隻要拖的時間夠長,那麼,要麼徹底拖黃,要麼草草了結。

這對於勛戚們來說,都不算是壞結果。

但是,如果要在廷議上來一場硬碰硬,那麼結果,可就難以預料了……

看著眉頭緊皺的焦敬,張輗依舊沉默,但是,朱儀眯了眯眼睛,開口問道。

「駙馬爺既然有此疑惑,為何今日在清和閣中,未曾向太上皇開口進諫呢?」

焦敬沒說話,隻是輕輕的嘆了口氣。

為什麼呢?

當然是因為,說了也沒有用!

大明的外戚向來勢弱,或者換句話說,歷朝歷代,外戚有話語權的時候,都是依靠著後宮,而非真正的皇帝。

雖然說,焦敬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後母族外戚,但是,他畢竟是外戚。

跟腳乾淨,沒有太深厚的勢力,和皇家有關係,出入宮中也不難,這種種便利,不出意外的,讓他成了宮中聖母最倚重的外臣。

甚至於,在他替孫太後拉攏到了任禮之後,焦敬在張軏死後的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太上皇一黨中話語權最重的人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