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2 / 2)





除此之外,宣府的陶瑾也憑藉紫荊關一戰中,奮勇當先,射殺伯顏帖木兒,故而受到朝廷的重用。

更不要提,還有同在宣府多年,一直跟著楊洪耳濡目染的副總兵楊俊在旁輔助。

無論局勢如何變化,這些人的戰功和履歷是擺在那的,他們在麵對瓦剌的時候,至少不會怯懦敗退。

所以楊洪的意思很簡單,即便朝廷如今推行的整飭軍屯,會引起邊軍動盪不滿,但是,有這些人在,基本的戰力是可以保持的。

隻要邊軍不是一觸即潰,那麼朝廷就有反應的時間,或許最初的時候,會處於守勢,但是,有朝廷強大的後勤支持,這場仗即便打起來,朝廷也完全應付的了。

話至此處,楊洪似乎有些躊躇,掃了一眼在場的其他人,又偷偷打量了一下天子的神色,隨後,咬了咬牙,道。

「陛下,恕臣直言,上次瓦剌一戰,我軍雖勝,但是因土木之敗,朝廷諸多大臣,頗有懼戰之心。」

「然而臣請陛下細想,即便我邊軍因整飭軍屯而戰力暫時下降,可難道戰端再起之時,還能有土木之役後的狀況惡劣緊急不成?」

「我朝廷如今上有陛下聖明燭照,明斷千裡,下有驍勇善戰,鎮守一方之大將,兵部,戶部歷經一年多的休養生息,軍械,糧草等後勤物資,雖不敢稱充裕,但也遠遠好過土木之役時的狀況。」

「然而即便是在那個時候,也先兵臨城下,步步緊逼,我大明依舊能夠戰而勝之,如今對方勢力早已不比當年,我等又何必懼起尋釁啟戰?」

「陛下聖明仁德,憫然愛民,以和為貴,自不欲再燃戰火,令邊境軍民受苦,但是,若虜賊不識好歹,再敢犯我大明,臣雖老邁,也敢披掛上陣,重振我大明軍威!」

這番話說的頗為直白,被歸為『頗有懼戰之心』的內閣二人組,臉色自然是有些不好看。

但是,他們也無法否認,因為楊洪說的就是事實。

雖然瓦剌一戰打贏了,可土木之役的教訓,讓朝廷上下的印象太深了。

或許對於真正上了戰場的邊將們來說,他們見過瓦剌倉皇敗退的樣子,還能抵消一部分土木之役的影響。

但是這些文臣,始終呆在朝堂之上,對於這些是沒有直觀感受的,相較於這幾次大勝上乾巴巴的數字,那場土木之役當中死難的那些大臣勛貴,才是他們熟悉和經常見到的人。

所以,無論他們承不承認,其實心底裡,對於瓦剌都是有著忌憚和畏懼之心的。

如今的這場議事,就是典型的表現。

這種狀況,要是換了太宗皇帝在時,壓根不會去猜瓦剌想做什麼,他們顯露出可能有不臣之心的跡象時,太宗皇帝立刻就會帶著大軍殺到汗廷,當麵質問他們!

看著楊洪堅毅的樣子,朱祁鈺也點了點頭,道。

「好,朝廷有楊侯在,何懼瓦剌與韃靼這番暗中的小動作?」

「於謙?」

「臣在!」

於謙抬頭望著天子,拱手應道。

「關於京營和軍屯的調度,便按楊侯所說的辦,另外,此次瓦剌來使的接待,交由楊侯主持,兵部與鴻臚寺為輔,聽從楊侯調遣!」

「遵旨!」

「臣領旨……」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