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2 / 2)





所謂持正守身,堅定本心,雖然要兼顧個人仕途,但是,更要顧全朝局大義。

即便是從一個普通的朝廷大臣角度出發,東宮早日安定下來,對於國家也是大有好處的。

這既是天子在向天下踐諾,也是在昭示自己遵循禮法,大公無私的形象,令四海歸心,萬民膺服。

同時,也是為了讓皇位傳承有序,朝局社稷奠安。

往遠了說,早日開始對東宮的教導培養,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儲君的良好素質,在未來繼位之時,能夠實現政權的平穩過渡。

所以,這其實也是朝臣們希望太子早日出閣的原因,當初太上皇就是因為出閣的時間不夠早,雖然早早的就確定了太子之位,但是,長達兩年多的時間,他都是在王振的教導之下,在內宮當中學習,以致於後來即便出閣之後,對於王振也多加信任寵愛,最終成了大禍。

到了如今,老大人們吸取教訓,自然是不肯再重蹈覆轍,要從最開始開蒙認字的時候起,就給太子最正確的引導,而不能令太子繼續置於深宮,受教於權宦。

所以,不管是為天子考慮,為社稷圖謀,還是作為內閣次輔,太子府詹事,俞士悅都不會是其他的立場和態度。

儘管這樣,會讓朱鑒那個小人得意,但是,事已至此,俞次輔也隻能先在心中暗暗記下。

當然,俞次輔沒有於謙那麼沒腦子,就如現在,在群臣麵前,在雖然看似是和朱鑒一起支持東宮早日出閣。

但是不要忘了,在剛剛這幫大臣沒來之前,俞次輔可是早早的就擺明了反對幼軍的態度。

所以很多時候,堅持原則和明哲保身,其實也不那麼衝突嘛!

果不其然,看到俞士悅是這個態度,一旁的於謙輕輕朝著他點了點頭,顯然十分讚同他的表態。

和有小心機的俞次輔不同的是,於少保向來是一個行動派,所以自然不會讓老友一個人承擔天子的的不悅。

因此,他俞士悅說完之後,於謙也緊跟著上前,道。

「陛下,次輔大人所言有理,東宮出閣之期,早定比晚定要好,不僅能安朝局民心,更能彰陛下恩義,遲遲拖延之下,朝堂必有諸般流言,妄議天家,有損陛下聖德。」

「且各衙門各項準備,靡耗甚眾,不宜久拖,故臣以為,當於三月春獵後,為東宮行出閣之禮,以定儲本,安天下!」

不得不說,於謙的態度一向乾淨利落,哪怕如今兵部正在推行整飭軍屯的大政,極需要天子的支持,於少保也沒有絲毫的遲疑。

所以說,每個人其實都在用自己去衡量別人。

於謙是實打實的坦蕩君子,在他的心中,一碼歸一碼,就像他不會因為別的大臣在某件政務上給他使過絆子,就在其他的事情上找回來一樣。

他同樣覺得天子不會因為他支持東宮出閣,就減少對整飭軍屯的支持力度,所以事實上,這才是於謙每次直言不諱的緣由所在。

那麼,天子真的如他所想的這般嗎?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