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台戲(2 / 2)





「陛下,可是出了何事?」

想也知道,在這個天子召見兩位七卿重臣的時候,懷恩公公過來打斷,親自稟報的,必是急務。

隻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能讓素來麵不改色的天子,都皺起了眉頭……

麵對於謙二人的詢問,朱祁鈺倒是沒有遮遮掩掩,隻是神色變得有些古怪,略一沉吟,便開口道。

「於先生還記得,前段時間瓦剌使團進京一事嗎?」

提到瓦剌使團,於謙頓時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點頭道。

「臣記得,當時陛下還和臣等一起商討過,該如何應對瓦剌使團,那個時候,臣和昌平侯建議靜觀其變,待瓦剌使團自己暴露意圖,我大明再做應對。」

說著話,於謙同樣皺起眉頭,問道:「陛下,難道說,是瓦剌使團有何異動?」

若是在朝堂之上,這樣反問天子,是十分失禮的行為,但是,私底下奏對,於謙不知不覺,其實也隨意了很多。

當然,這些的前提是,他知道天子不會因此責怪他。

朱祁鈺點了點頭,但是臉色依舊古怪的很,道。

「不錯,朕冷了他們小半個月,看來,他們終於是憋不住了,不過,他們做的事情,隻怕先生有些意料不到。」

話雖是這麼說,但是,聽到天子的話,再結合天子的神色,於謙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猜測,隻是不便說出來而已。

於是,在底下二人的沉默當中,朱祁鈺嘆了口氣,開口道。

「就在小半個時辰之前,孛都親自奉上了請安奏疏,遞到了南宮外,聲稱奉瓦剌太師也先和可汗脫脫不花之命,要拜見太上皇!」

啊這……

應該說,這並不讓人意外,尤其是對於密切關注瓦剌使團動向的於謙來說,早在使團入京的時候,他就曾經猜測過這些人之後會做什麼。

其中之一的猜測,就是會藉助太上皇的力量,畢竟,雖然太上皇被擄迤北,但是,據說在虜營期間,太上皇和伯都王的關係甚篤,這次瓦剌使團前來,伯都王鬼鬼祟祟的混在使團當中,很難讓人不往這方麵想。

但是,猜測歸猜測,畢竟涉及到太上皇的聲譽,誰也不敢貿然說出來,即便是於謙,在聽了天子的話之後,也隻能斟酌的語句,問道。

「那,南宮那邊……」

「收了奏本,但是沒見孛都,隻是在宮外賜宴,然後命內監傳話,讓他先奉國書給朝廷,再去南宮拜見!」

天子回答的倒也乾脆,不過,這番話仍舊是讓於謙二人臉色有些不自然。

尤其是於謙,皺著眉頭開口道。

「陛下,瓦剌使團此舉簡直無禮至極,既然遣使到我大明,不先呈遞國書,前來拜見陛下,反而越過朝廷,前往南宮,實在是大膽,依臣之見,當命禮部斥責使團眾人,如有必要,亦可將其遣返草原,以絕後患。」

不過,聽了於謙的話,一旁的沈翼卻搖了搖頭,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於少保此言差矣,如今我等尚且不明瓦剌使團來京的用意,若貿然將其趕回,恐令邊境局勢惡化,何況……」

話說了一半,沈尚書忽然停了下來,眼神不由自主的瞥向天子。

朱祁鈺見狀,苦笑一聲,道。

「何況,這件事情,其實是咱們不占理,瓦剌使團雖然聲稱必須要見到朕才遞交國書,但是,他們的確從進京的時候開始,就請求覲見,是禮部稱朝廷庶務繁忙,讓他們在驛站等候召見。」

「所以,要說他們直接去見了太上皇,恐怕也有些站不住腳……」

事到如今,朱祁鈺也不回避問題。

細細想來,那一日伯都王在城門外的鬨劇,未必就真的是衝動為之。

他把事情鬨得那麼大,大明朝廷上下,必然會對使團產生惡感,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晾著。

反正,在大明的地界上,這幫人翻不出什麼風浪來。

可誰料,這伯都王,竟然還真的能夠在京城當中鬨出事情來。

這整件事情回想起來,朱祁鈺發現,如果說孛都在城門口鬨事不是衝動的話,那麼,他很可能打從一開始,想見的人就是朱祁鎮。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畢竟是在京城,所以孛都做什麼事都束手束腳的,他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

讓朱祁鈺更加深思的,事實上是南宮的態度。

拒絕召見,是表明自己沒有插手乾預朝政的意思,但是,宮外賜宴,卻又似乎在顯示自己安撫瓦剌使團的態度。

尤其是在朱祁鈺將瓦剌使團晾著不管這麼長時間的背景下,這更像是在顯示自己的大度。

好似是在跟天下人說,看,他一個曾經被擄的太上皇,都能不計前嫌,對前來朝見的使團以禮相待,反而是高居九重的皇帝,因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不顧兩國邦交,遲遲不肯接見使團。

而如果說,賜宴表達的意思還相對隱晦的話,那麼後麵的那句話,則是明晃晃的暗示了。

先遞國書,朝見皇帝,再去南宮拜見,好似是在給使團指路,但是實際上,卻更像是在給朝廷施壓。

有了這句話,孛都再來請求覲見,可就是奉了太上皇的「旨意」。

朱祁鈺如若仍舊不見,不僅顯得小肚雞腸,而且還有刻意為難之嫌,但是如果見了,那也同樣不是什麼好事。

想想看,使團在京師被晾了這麼久,朱祁鈺都不肯見他,結果,跑了一趟南宮,太上皇傳了句話出來,朱祁鈺立馬就緊著召見使團,這難免不讓人覺得,朱祁鈺是迫於太上皇旨意的壓力,才接見的使團。

總之,鬨了這麼一樁事,不管見或不見,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而就在這個時候,殿外有內侍疾步而來,稟道。

「陛下,瓦剌使團首領伯都王呈上國書,在宮外求見!」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