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2 / 2)





不過,於謙關注的不是這個,他關注的是,是天子的後半句話。

要知道,天子雖然說是從『各處邊軍』中選,但是,後麵又獨獨說了『宣府』,『遼東』,那麼,最簡單的意思,就是說,主要從這兩處來選。

如果說,僅僅是因為這兩處地方是瓦剌之戰中的主力的話,恐怕有些說服力不夠。

要知道,除了宣府和遼東之外,大同城,倒馬關,紫荊關,乃至是陽和關,都是此戰的重要戰場,天子隻說了這兩處,說明,這兩處和其他地方不同。

那麼,哪不同呢?

於謙心中隱隱有了猜測。

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猜想,緊接著,他便聽到天子開口,道。

「按照往常的慣例,幼軍營設指揮僉事一人,鎮撫使兩人,如今既然朱將軍自請入東宮,那麼,便以朱將軍為府軍前衛幼軍營指揮僉事。」

「除此之外,命錦衣衛鎮撫使楊傑,兼任幼軍營鎮撫使,命旗手衛校尉孫勇,升任幼軍營鎮撫使。」

說著話,天子側了側身,含笑看著太上皇,問道。

「如此安排,太上皇覺得可妥當?」

朱祁鎮似乎是沒想到,朱祁鈺的反應這麼快,立刻就想出了反製他的辦法。

楊傑和孫勇,這兩個人,他自然都知道。

前者是大名鼎鼎的昌平侯府嫡子,前段時間,剛剛被朱祁鈺召見過,出宮之後,便被授予了錦衣衛鎮撫使的差事,還特意放到了於謙的身邊幫忙,重用之意,簡直毫不掩飾。

至於孫勇,這個的出身寒微,朱祁鎮本不該知道他的。

但是,有一件事,讓朱祁鎮印象很深,就是在他當初剛剛回京的時候,為了南宮護衛統領一事,曾經發生過爭執。

這個孫勇,就是當時的候選人之一,甚至於,如果不是最後他被調到了旗手衛,孟俊未必就能如願拿到南宮統領的位置。

雖然沒見過這個人,但是,後來袁彬對朱祁鎮說過,此人曾在瓦剌一戰當中立下大功。

倒馬關一戰,他死戰不退,憑藉三千殘兵,力拒也先數萬人馬,守關三日,為紫荊關的兵力調動,爭取了充足的時間。

戰後敘功,他受到靖安伯範廣的賞識,被調入京營,隨後,很快就得了皇帝的青眼,被調入旗手衛任校尉,隨侍禦前。

不誇張的說,這個孫勇,是真真正正的,皇帝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這樣的人,皇帝都願意放出身邊,看來這回,是真的生氣了。

楊傑和孫勇,這兩個人,一個有背景,一個有戰功,兩相搭配,朱儀這個指揮僉事,想要徹底的掌控幼軍營,隻怕是要難上加難了。

但是,這種情況下,朱祁鎮又不好提出什麼反駁的意見。

畢竟,他說要給朱儀升官,皇帝答應了,說要備設幼軍營,皇帝也答應了。

再繼續提要求的話,目的就顯得太明顯了,沒得自討沒趣。

於是,雖然知道朱祁鈺的用意,他還是不得不擠出一絲笑容,道。

「此事皇帝安排的甚是妥當。」

「那就好。」

朱祁鈺似乎也甚是滿意,點了點頭,便道。

「既然該獎的也獎了,今日便到此為止,明日演武,朕等著看大家的表現。」

說罷,在眾臣的恭送聲中,天子轉身而去。

緊接著,朱祁鎮麵色複雜的看了朱儀一眼,也起身離去。

隻不過,他沒有注意到的是,從剛剛開始,底下的一眾大臣,尤其是文臣們,臉色就都難看的很。

待得天子和太上皇都起駕離去,眾臣起身,各自離去,明顯是各懷心思。

日頭很快斜了下去,原本到了這個時候,春獵就結束了,但是因為還有演武,所以要多留一日。

不過,圍獵完了,倒是沒什麼事,天子和太上皇回了行宮當中歇息,南苑的其他地方,則是點燃了一團團篝火。

一群勛貴子弟們在在外頭騎射消遣,不少大臣也在帳篷當中喝茶說話。

此刻,屬於於謙的帳篷當中,人影四人,相對而坐,一張小幾上,放著清茶一壺。

「這麼晚了,勞楊侯,俞兄,範都督過來一趟。」

拱了拱手,坐在主位上的於謙略有幾分歉意,率先開口。

不錯,坐在這帳篷當中的,除了於謙之外,另外三人,一人是昌平侯楊洪,一人是靖安伯範廣,最後一人,則是內閣次輔俞士悅。

見此狀況,俞士悅和範廣倒是沒什麼反應,但是楊洪卻道。

「於少保客氣了,本就沒什麼事,本侯最近的身子骨好了些,大夫說,要多走走才好。」

於謙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道:「楊侯的身體能夠好轉,實是大明之福也,如此痼疾,想來,請了不少大夫吧。」

楊洪道:「是,請了不少大夫,說起來,還是要感謝陛下隆恩,派遣太醫親自過來開了方子,還送了不少補品藥材過來,慢慢將養著,才好轉了不少。」

寒暄了兩句,於謙也不多囉嗦,便開始往正題上引,開口道。

「陛下隆恩,對昌平侯府,實乃是信重之極,楊侯,不知對於今日之事,你有什麼看法?」

這話問的有些寬泛,但是,楊洪自然知道,於謙問的是幼軍之事,沉吟片刻,楊洪道。

「陛下天心,不敢妄測,但是,陛下既然下詔,要填補府軍前衛,而且還簡拔了朱小公爺,小兒和孫將軍管轄幼軍營,想來,是真的打算,要好好的把幼軍備設出來,好輔佐太子殿下操習武事。」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於謙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皺眉思索了片刻,便決定直接了當的開口發問。

「陛下金口玉言,備設幼軍一事,自然已成定局,這無可置疑,於某想問的是,關於填補府軍前衛一事,楊侯可有何想法?」

似乎是怕楊洪繼續顧左右而言他,想了想,於謙索性便挑明了,道。

「楊侯,先前陛下有言,要從宣府,遼東等處挑選有功的官軍將士,填補府軍前衛,如今,貴府的楊傑,又被任用為幼軍營鎮撫使,所以於某想著,不如乾脆,讓楊傑和孫勇二人,分別前往邊境,挑選可靠的有功之人,編入幼軍,如何?

------題外話------

果然休息了就會犯懶,差點沒趕上(???)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