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1 / 2)





作為中軍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武興雖然沒有爵位,但是也算一方重臣,尤其是在任禮入獄之後,軍府當中沒有正印官,由他和張輗兩個都督同知主事。【,無錯章節閱讀】

張輗那個草包,除了知道爭權奪利,依仗英國公府的名頭收買人心,其他的什麼都乾不成,軍府的事務,大多都落到了武興的頭上。

所以這段時間,武興十分繁忙,每日都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府。

不過今日,等他回到府中的時候,卻見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

「國公爺?」

雖然已經得了下人的稟報,但是,等武興走進花廳,看到負手而立的朱儀時,臉上還是忍不住有些意外。

對於這位新晉的成國公,武興自然是有所了解的,世家嫡子,出身高貴,長得風流倜儻,但卻沒有一般世家子弟的風流習氣,反倒是弓馬嫻熟,詩文出眾。

可以說,要是沒有鷂兒嶺一戰,這位國公爺的人生,本可以順順當當,享一世富貴榮華,得一生自在清譽。

可就算是土木一敗,成國公府墜入穀底,眼看著門楣不保,這位世家出身的國公爺也沒有被打倒,而是一力挑起了整座公府。

這兩年多下來,原本一個搖搖欲墜的國公府,竟然真的在他手中起死回生,不僅拿回了爵位世券,而且有聖母上皇信重,還跟英國公府結了姻親,聲勢地位,比之前朱勇在時,也不遑多讓。

尤其是前幾日他在任府外斥退錦衣衛,其後又冒著風險,替任家遞上萬民書,保下任家的孝子賢孫,既彰顯了他的一番仁慈之心,也讓勛貴武臣們都看到了希望。

那就是,自此以後,他們這些武臣,不再是群龍無首,隻能任由那幫文臣欺侮的倒黴蛋了。

從今以後,該是他們的利益,朝堂之上,現在也有了能為他們爭取的,足夠分量的人物了!

可以說,雖然朱儀的這一番作為,護的是任家,但是,得到的,卻是大多數武臣的讚許……

武興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在看到朱儀的身影時,雖然麵對的是一個遠比他要年輕的人,可武興還是恭恭敬敬的行禮,道。

「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武興,見過成國公!」

「武同知不必客氣,論輩分,您該是我長輩才是,當初家父在時,你我兩府來往頗多,如此客氣,倒是見外了。」

朱儀轉過身來,倒是並無驕矜之色,回禮道。

這其實就是成國公府的底蘊,作為勛貴中的頂級世家,滿朝的武臣,不管是軍府的官員,還是各地的將領,或多或少,都要跟成國公府打過交道。

武興雖然和定國公府交好,但是,對成國公府,四時八節的拜訪,也是不曾斷的。

所以,朱儀這麼說倒也沒錯。

不過,交情到底怎麼樣,武興自己心裡清楚,自然不會被誇了兩句就飄飄然,而是謙虛道。

「國公爺折煞下官了,往來歸往來,禮不可廢!」

見對方這樣的態度,朱儀倒是也不堅持,武興從一個小小的千戶一步步走到軍府的二品大員,幾乎做到了勛貴之下能做到的官位最重的武臣,自然不是些許平易近人的姿態,就能夠相與的。

二人寒暄了幾句,各自落座,有下人奉上茶點,隨後,武興便開門見山,道。

「近日軍府事忙,還沒來得及當麵恭賀國公爺恢復爵位,實在失禮,原本想著過上幾日,便親自登門拜訪,卻不曾想,國公爺竟然率先到了下官府上,當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

「隻是不知這麼晚了,國公爺輕車簡從而來,可是有何緊急要事?」

隻一句話,便可看出武興的政治眼光,雖然他話說的隨意,但是一句這麼晚了,又輕描澹寫的點出輕車簡從,便是說明了,他已然知道,朱儀此來,並不簡簡單單隻是拜訪而已,他必是有事而來,而且,這件事,恐怕還是不好對外聲張的事。

見此狀況,朱儀眉頭一挑,望著武興的目光多了幾分重視,倒是也沒有怎麼虛套,沉吟片刻,他從袖中拿出一份文書,命人遞了過去。

武興接過文書一瞧,卻見上頭是一份名單,所涉甚廣,林林總總有二三十人,不僅有中軍都督府的大臣,還有其他軍府乃至是京營中的大臣,其中有不少,都是和他相交甚厚,甚至是他的老部下的。

更讓他觸目驚心的是,其中有一半的人,尤其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名字上都用了墨色的筆跡劃了一道斜槓。

武興猛地抬頭望著朱儀,道。

「國公爺這是?」

「這份名單上的人都是誰,武同知應該心裡很清楚,我就不多贅言了,今日我過府而來,也沒什麼旁的事。」

「隻是想著,軍府武臣,向來和京中勛貴同氣連枝,如今文盛武弱,我等更該團結一心,好好辦事,所以,前來跟武同知通個氣,免得產生什麼誤會……」

朱儀笑了笑,把手搭在兩旁的扶手上,開口道。

武興當然知道這上頭都是誰,他在軍府這麼多年,自然對很多事情都十分清楚。

軍府武臣的派係眾多,關係複雜,尤其是在以英國公府為首的勛貴把持軍府的情況下,若是沒有背景和靠山,很難坐穩位置。

武興自己是趕上了好時候,他到軍府時,還是永樂後期,得了太宗皇帝賞識,所以沒有和勛貴牽連過深,雖然後來和定國公府有了往來,勉強算是定國公府的嫡係,但是實際上,由於定國公府一向澹薄,所以雙方更傾向於合作的關係,並沒有像其他武臣一樣,建立牢固的聯係。

可是,其他的大臣,尤其是永樂以後的武臣,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隨著太宗皇帝駕崩,京城勛貴的派係勢力愈發清晰,成國公府和英國公府兩大公府輪流執掌軍府大權,武臣將領若沒有靠山,想要進入軍府任職,便變得難上加難。

所以對於很多的將領來說,他們想要在軍府當中遷升,必不可少的,就是投入某一勛貴的門下。

這其中,因為張輔的勢力威望原因,投入英國公府的自然是最多的,對於這些人,英國公府自然也樂意接納。

如此越積累越多,便形成了英國公府的滔天權勢。

可是,這種關係明顯是不穩固的,隨著張輔死去,英國公府顯出頹勢,這些人自然會搖擺不定。

尤其是當任禮上台之後,原本所有人都覺得,任禮和英國公府是一脈相承,但是時間久了就發現,這位寧遠侯,和英國公府之間,隔著若有若無的隔膜。

武興自己本身就不屬於英國公府一係,自然與此無關,但是,其他的許多武臣,就有些左右為難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