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杜寧的不安(2 / 2)





這番用意,陳循並沒有對杜寧說,可多年的了解,杜寧心裡明白,自己這位老師,一貫做事是有自己的深意的。

所以,他並不追問,而是跟著陳循的思路,開始思考起來……

他為什麼會感到不安呢?

是因為驟然提拔,受到了太多的關注和恭維嗎?

這個念頭一升起,杜寧就忍不住搖了搖頭。

他好歹在這朝中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雖然不敢說已經練就了一副平常心,但是,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提拔,就惴惴不安。

哪怕這個提拔,是超過他想像的超擢。

那麼,是因為整頓軍屯的大政會遇到重重阻力,所以他畏懼憂避嗎?

或許有,但是,肯定也不是主要的原因。

杜寧剛剛對陳循說的話,雖然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是,也並不真的是假大空的話。

杜寺卿,現在應該稱杜巡撫了,在翰林院當中,他雖然才學出眾,資歷也頗深,但是,每一項都不是最拔尖的。

之所以能夠得到陳循的看重,其實很大程度上,和他的性格有關。

杜寧的身上,帶著濃重的文人意氣,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其實和於謙有些相似。

但是,杜寧最大的缺點在於,他不純粹。

他身上既有為國為民之誌,也有追求宦途之念,更是一個在意士林聲譽之人。

可偏偏,他又沒有辦法做到像於謙一樣一心為國,不惜己身的大公無私,也無法接受自己像徐有貞一樣汲汲營營,更沒有蕭鎡這樣失去名譽如同失去性命的勇氣。

他的性格矛盾而猶豫,所以大多數時候,他更傾向於聽從陳循這個老師的指點和建議。

一念至此,杜寧的心中隱隱有了明悟,躊躇片刻,他慚愧的低下頭,道。

「學生太依賴老師了!」

他其實並不是對驟然提拔而感到不安,也不是因為即將麵臨的局麵太過複雜而想要退避。

之所以會感到煩躁,原因很簡單。

這次天子的任命,很明顯並不是臨時差遣,而是一個長期任命。

換句話說,自此以後,杜寧要告別自己入仕以來長久適應的環境,去到地方任職。

過往的時候,杜寧也出京辦過差,但是基本時間都不長,可這一次,他出京之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他自己扛起來,不僅僅是陳循,他所失去的,還有他的同年們,熟悉的同僚們。

地方的政務他不畏懼,但是,他畏懼的是這種單打獨鬥的方式。

這是他入仕以來,從沒有接觸過,也從沒有試過的方式,他所有的人脈,過往的經驗,到了地方上,幾乎全都要推到重來。

杜寧固然有雄心壯誌,也對宦途十分渴望,但是,他又在意士林名聲,又長年在陳循的庇護下,所以進取心不足。

這種矛盾的心態,表現出來,就是不知來由的煩躁和不安。

但是,想清楚了這一點之後,杜寧心中那種莫名的情緒,卻忽然就平靜了下來。

「佛家講明心見性,勘破虛妄,方是正途。」

「你能想清楚這一點,說明你這段時間,的確大有長進……」

陳循笑著點了點頭,麵色慈和。

略停了停,陳循收斂笑容,嘆了口氣,道。

「你入仕以來,雖然算不得一帆風順,但也沒有受過什麼大的挫折,這本不算什麼壞事,不瞞你說,之前在內閣時,老夫一直就想讓你跟著進內閣當中,一是為我臂助,二也是能夠教你些東西,穩定清流的傳承。」

應該說,到了陳循這種地位,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諱言。

他並非大公無私之輩,培養杜寧,固然是看重他的才情性格,但是,也是因為杜寧能夠幫得到他。

這一點,杜寧早就清楚,但是,卻沒有任何的不滿。

仕宦一途,最難得的便是有一位名師引導和庇護,陳循對於他們這些弟子,固然是存著培養門生的念頭,但是,也的的確確為他們遮風擋雨,讓他們的仕途通達了很多。

「學生慚愧,未能幫到老師,近些年來,反倒給老師添了不少麻煩,讓老師操心了……」

陳循擺了擺手,顯然並不是想聽這種客氣話,抬頭看著杜寧,他開口道。

「你不必妄自菲薄,老夫不在京中時,高世用一意孤行,你能夠獨善其身,留住清流的一線生機,已是不辜負為師對你的看重。」

「所以後來回京之後,我雖不在內閣,但是一直希望你能夠進入內閣,和天子打好關係,畢竟,你還年輕,以後的路還很長。」

「至於翰林院,我知道你一直心心念念,可世上沒有完滿無缺之事,得之幸事,失之亦命數也,過分為其所囿,反而會束縛你的手腳,讓你迷失初心。」

這番話直指本心,讓杜寧不由深思起來,片刻之後,他開口道。

「謝老師教導,學生之前,的確太過執念了,今日殿上,陛下開口發問時,學生的確十分猶豫,但是真正放棄翰林院之後,卻反而覺得心中豁達許多,仿佛丟了什麼包袱一般。」

其實,在早朝結束之後,再去回想當時的場景,杜寧就反應過來,為什麼那個時候,陳循對他的的猶豫毫無反應了。

因為翰林院對於杜寧來說,意義實在非凡,所以,放棄的這個決定,隻能杜寧來做。

其他的人如果乾涉,那麼是陳循這個老師,也終究會留下心結。

杜寧或許最後能夠明白陳循是為了他好,但是,他始終是因此感到遺憾,隻有他自己想明白,放得下,才能真正擺脫這層束縛。

眼瞧著杜寧明白自己的用意,陳循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道。

「你能想清楚便是,現如今,你已然算是進入了重臣之列,這對於你來說,是個極關鍵的時候。」

「能否最終邁出這一步,除了機遇之外,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自己的為官之道。」

「說到底,老夫教你的一切,都是老夫的經驗之談,並不一定適用於你,你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

「過往時候,這條路可能是內閣,但是如今,清流衰落,想要光憑內閣晉身,難上加難,所以,你得走出去,到地方上去看看,去做些事,隻有這樣,你才會發現,很多事情,並不如你想像的那般簡單。」

「隻有做事,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此番出京,你再回時,為師希望,你能有自己的道,和陳德遵不同的道……」

()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