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決斷(2 / 2)





因此,實際上對於徐有貞來說,他需要遞出來的投名狀,是通過他的人脈,配合太上皇一黨的幫助,將東宮打造成清流的大本營,以此來幫助太子和太上皇重新掌握政治資源。

隻有做到這一點,徐有貞才能真正的,和朱儀等人平起平坐,擁有同樣的話語權。

花廳中的氛圍變得寬鬆起來,徐有貞明顯能夠感覺到,朱鑒眼中剛剛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審視緩緩消散,重新恢復成一個仁慈長者的形象,道。

「元玉,你的心思,老夫是清楚的,如今社稷雖安,但是天家動盪,稍有不慎,便是大禍,但這也是機會。」

「隻要太子殿下能夠順利長成,未來承繼大統,你便是從龍之臣,何愁宦途不暢?」

「至於朝堂上的事,你不必擔心,老夫和國公爺等人,都會想辦法應付,你要做的,就是看顧好太子殿下,這才是根本之事,明白嗎?」

「明公放心,學生一定儘力!」

徐有貞低頭拱手,和朱鑒二人看似相得,但是實際上,二人心中,卻都各懷著屬於自己的心思……

乾清宮。

今日並非早朝之期,朱祁鈺處理了大半個時辰奏疏,便得了消息,說是舒良求見。

召了進來之後,舒公公便將自己剛剛得到的消息,儘數稟告了上去。

「……皇爺,直到奴婢進宮之前,陳尚書已經在俞次輔處呆了小半個時辰了,約莫著,談的就是這樁事。」

作為東廠提督,天子手下的第一走狗,舒公公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非常清晰。

該是自己做的,樣樣周全,但是,不該自己問的,半句不多。

如今東廠和錦衣衛相互分割,東廠主內,負責偵緝刺探京城內外消息,錦衣衛主外,負責儀駕護衛,執行天子吩咐的秘密任務。

兩者雖然算不上涇渭分明,但也算是達到了新的平衡,早不是當初那種相互爭權的明爭暗鬥狀態了。

到現在為止,舒公公可以自信的說,京城內外的風吹草動,他這個東廠提督,得到消息一定比錦衣衛要早,要全麵的多。

但是與此相對的,他也知道,錦衣衛承擔著很多重要的任務,這些任務,就連他也隻大約知道一點東西。

譬如說,邊境如今埋伏下了大量的錦衣衛人手,活躍在互市當中的官家商人,甚至是走私商人,都隱約有錦衣衛的影子。

除此之外,前番任家的那個少年,雖然去的地方和邊境南轅北轍,但是,離開京師之前,舒良交出去的那份密信,當中也肯定有如何藉助當地錦衣衛的法子。

由此可見,這段時間,這位盧指揮使也沒閒著,暗地裡做的事情,怕是超乎他的想像。

當然,這些舒公公最多隻是好奇,偶爾得知一點內情最好,但是他也絕不會刻意去打探。

這是本分,他一向拿捏的很好!

至於另一點本分,那自然就是絕不乾政。

天子吩咐什麼他做什麼,讓查什麼他查什麼,但是,錯非天子主動開口發問,舒公公從不發表任何看法,也不提任何建議。

因此,他在說完自己得到的消息之後,就默默的侍奉在旁,半句話不多說,等著天子的吩咐。

朱祁鈺對於舒良的這份周全,早已經習慣,擱下手裡的奏疏,他捏了捏眉心,很快便也有了決斷,吩咐道。

「徐有貞那邊,讓他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至於結果如何,不需要他操心,朕自有安排。」

「至於朱儀那邊,既然有人反對,那勛衛的事,就緩一緩再說,先辦別的事。」

拉攏清流入閣,是朱鑒給徐有貞立功的機會,但是,同時也是考驗。

以徐有貞現在的『立場』來說,這件事情對他有利無弊,如果他不做,或者不儘力去做的話,反倒會惹人懷疑。

相對而言,朱儀可活動的範圍就大得多。

應該說,徐有貞現在,還處於比較稚嫩的階段,無論是手段,謀略,都比不上先一步活躍在隱秘戰線上,積累了豐富經驗的成國公。

對於徐有貞來說,他要拒絕朱鑒,隻有一個擔心被針對打壓,這明顯不能說服人的理由。

但是,朱儀卻已經熟練掌握了兩頭討好的專業技能。

勛衛這件事情,其實背後推動的人,是各家勛貴,朱儀活躍在中間,無論做與不做,他都有法子安撫各方情緒。

這一點,朱祁鈺還是很信任他的。

一念至此,他腦子裡忽然閃過某個日常打瞌睡的老傢夥的身影,難道說,這就是所謂的家學淵源?

禮部大堂,胡大宗伯捏著自己的紫砂壺,正在頭疼該怎麼跟沈翼那個難纏鬼打交道的時候,不知為何,忽然打了個噴嚏。

揉了揉鼻子,胡濙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儘管如此,他還是擱下手裡的茶壺,舒展了一下身子,重新投入到自己麵前的文書當中……

吩咐了了這兩樁事,朱祁鈺忽然又想到了某個年輕的身影,目光遙遙望向遠處,問道。

「提起勛衛,朕前些日子派楊傑和孫勇到宣府等處遴選府軍前衛,如今進程如何了?」

這話不是問的舒良,而是問的一旁的懷恩。

作為乾清宮的大管家,這種涉及政務的事情,他知道的要更多。

但是,不出所料的是,懷恩搖了搖頭,道。

「回皇爺,兵部和錦衣衛,都尚無新的消息傳來。」

兵部是明麵上的渠道,錦衣衛是暗地裡的渠道。

兩者都沒有消息傳來,說明這件事情,仍然處在停滯的階段。

遴選府軍前衛,就是為了組建幼軍,應該說,這件事情並不困難,瓦剌之戰剛結束沒兩年,邊軍當中,多得是要功勞有功勞,有資歷有資歷的兵士。

即便是再精挑細選,好幾個月過去了,也該有結果了。

但是,這個進度卻遲遲推不動。

至於原因,朱祁鈺心知肚明。

沉吟片刻,他吩咐道。

「命兵部下文書催促一下,年底之前,務必完成遴選!」

()

1秒記住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