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宣府城中(2 / 2)





還有通過底下的將領們來旁敲側擊詢問的,甚至是託付地方官來催促的,各種方式,不一而足。

現在看來,這幫人已經是等不了了,所以,直接找了陶瑾。

換而言之,陶瑾此來,代表的不止是他自己,而是京城當中的多家勛貴,一起前來施壓。

楊信沉吟片刻,正欲開口。

卻不料,這個時候,一旁的金濂道。

「陶總兵,楊副總兵,本官倒是有個法子,不知道你們覺得怎麼樣?」

「尚書大人請講!」

瞥了一眼陶瑾,看到對方一閃而過的驚訝,楊信心中隱約意識到了什麼,直接道。

於是,金濂不緊不慢的開口,道。

「府軍前衛一事,遲遲耽擱下去,的確不是辦法,如今兵部既然已經來文催促,如果仍然要繼續等著楊鎮撫使的病,也不妥當。」

聞聽此言,陶瑾的臉上浮起一絲笑容,然而,緊接著,金濂又道。

「不過,楊副總兵說的也有道理,遴選府軍前衛乃是承旨而行,事涉禁軍,乾係重大,我等手中皆無旨意,貿然插手,恐有違製之嫌。」

「所以,本官建議,不妨移書孫勇將軍,請他到宣府一趟,接手楊鎮撫手中的差事。」

「朝廷的諭旨,本就是下給孫將軍和楊鎮撫二人的,讓孫將軍來負責遴選,也不算違製,如何?」

孫勇是天子欽點的人,由他來接手這樁事的話,那麼,到最後不管選的是誰,都怪不到楊家身上。

因此,金濂剛剛說完,楊信便忍不住眼前一亮,道。

「好辦法!」

與之相對的,則是陶瑾的臉色微沉,張了張口,他似乎想說什麼,但是,金濂卻沒給他說話的機會,而是繼續道。

「陶總兵,你如果有更好的法子的話,也可以說出來?」

「要不然,將此事稟告朝廷,由兵部定奪,也是可以的!」

這一句話,給陶瑾噎的半點脾氣沒有。

稟告朝廷?

要是金濂沒有提把孫勇調過來的話就算了,但是,金濂既然提出來了,那稟告朝廷還有什麼用?

兵部現在就是於謙的後花園,於謙出了京,主事的俞山也是他的親信,這奏疏遞上去,肯定是第一時間到天子手裡。

孫勇就是天子點的人,天子會不答應嗎?

來來回回的折騰,這中間又得耽擱小一個月的時間,明顯的得不償失……

悶著一口氣,陶瑾眯著眼睛看了金濂一眼,隻得道。

「既然金尚書覺得如此妥當,隻要能夠儘快把朝廷的差事辦妥,那本官自然也沒有什麼意見。」

言下之意,他要的隻是儘快把府軍前衛遴選出來,至於其他的,倒是可以讓步。

於是,金濂看了一眼楊信,後者頓時會意,道。

「那下官即刻讓舍弟修書一封給孫勇將軍,請他到宣府前來主持此事!」

目的沒有達到,陶瑾明顯有些不悅。

不過所幸的是,他也沒有指望,真的能夠把人給塞進幼軍當中,不過是配合京中行事罷了,能夠儘快推進此事,也算勉強讓他滿意。

事情談完了,自然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勉強又寒暄了兩句,陶瑾便識趣的告辭了。

他和金濂雖然是聯袂而來,但是實際上,卻隻是金濂邀他一同前來拜訪而已,實際上,二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原本,陶瑾還抱著一線希望,覺得金濂會幫他,但是,如今看來,金濂的目標,明顯是楊信。

既然如此,他也沒有必要在這繼續礙眼了。

將陶瑾送了出去,楊信和金濂重新回到花廳當中,各自落座,楊信這才起身抱拳為禮,道。

「方才多謝尚書大人出言相助!楊某銘記在心,大人若有需要楊某之處,必定竭儘全力!」

所以說,楊信被楊洪視為楊家未來的希望,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辦事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打從剛剛金濂開口的時候,楊信就明白了,這位金尚書和陶瑾不是一路的。

既然如此,那麼,對方賣了個人情,自己自然要投桃報李。

因此一開口,楊信就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金濂倒是笑嗬嗬的,擺了擺手,道。

「無妨,小事而已,就算沒有老夫開口,這件事情,想必楊副總兵也能應付妥當。」

「尚書大人客氣了,陶總兵此來,雖然看似一人,但是實則是為京中勛衛一事而來,楊家雖然在宣府有些許根基,但是,也不敢得罪京中諸多勛貴。」

人家客氣兩句,自己顯然不能就坡下驢,因此,苦笑一聲,楊信開口道。

「今日之事,或許對尚書大人來說,不過隨手為之,但是,卻的的確確,解了楊某之圍,若無尚書大人相助,今日楊某就算能應付過去,隻怕也要得罪人了……」

然而,金濂卻繼續搖了搖頭,道。

「京中局勢,自有陛下掌握,我看那陶總兵,也是受人所託,並沒有打算在此事上糾纏,所以,楊副總兵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

隨即,稍停了一下,金濂又繼續開口,道。

「不過話說回來,老夫今日前來,的確是有事相詢,需要楊副總兵解答一二。」

「尚書大人儘管問,楊某一定儘力解答。」

提起正事,楊信到底還是謹慎了幾分,沒有大包大攬。

於是,金濂也沒有囉嗦,收斂了笑意,聲音微微放低,問道。

「那老夫就直接說了……」

「敢問楊副總兵,鎮撫使楊傑,如今到底在何處?情況如何?」

()

1秒記住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