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博弈無處不在(2 / 2)





但是現在看來,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刑部所做的,顯然是超出了這個範疇。闌

當然,這中間原因複雜,並不能完全說是刑部的問題,最大的原因,其實還是天子給予了金濂特旨和王命旗牌,使得他可以行使超出刑部,兵部職權範圍外的權力。

所以於謙說,非常之時,有非常手段。

這句話兩層意思,其一是,兵部並不計較整飭軍屯的過程當中,金濂是否侵奪兵部職權,或者說,是否違背了當初的約定有越權之舉,至於其二,則是在說,這種情況,也僅限於非常之時,待得一切平息,自然要回歸如常。

說白了,該是自己的部權,即便是於謙,也不會做出退讓的。

六部之間,雖然看似權責分明,但是實際上,仍有很多重疊的職權,真正在朝局當中,能夠爭取到多少,往往就要看各部尚書的手段了。

麵對這樣的狀況,金濂顯然也早有預料,不緊不慢的把手放在扶手上,他笑著道。

「刑獄大案,自當悉陛下之命為準,這是正理,話說回來,此次我一次性罷黜這麼多的將領,雖是為震懾諸軍,但也的確有些思慮不周之處。」闌

「刑部案件繁多,人手不足,雖然這些將領罪行已明,但是諸多細節仍需核實,若要一一審理,的確力不從心,若非如今杜大人已然被調出京,大理寺卿仍舊空缺,我原本還想著,要尋大理寺來幫忙呢!」

「對了,算算日子,杜大人出京也有一段時日了,吏部這邊,不知可有大理寺卿的人選?」

這話一出,在場的其他大臣,目光都有些閃爍。

金濂的這番話,看似是在感嘆,但是實際上,卻遠沒有那麼簡單。

按照典製,刑部的職權,應當覆蓋審訊,查證,覆核,判案定罪的全過程。

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當中,卻遠非如此。

雖然說,刑部有審訊,查證,判決之權,但是,天下各地刑案眾多,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案件產生,所以,刑部不可能一一審理。闌

因此,對於各地的刑案,刑部主要負責對案情和用刑標準進行覆核審查,無誤則上呈天子,做最終的確定。

若有疑有誤,則送大理寺,由大理寺重新調查取證,審訊判決,但是要清楚的一點是,刑部本身,也是有審訊,查案的權力的,隻不過,這個權力實際上被長期的侵占和忽略了。

至於侵占和忽略之人,有兩個,其一就是大理寺,或者其實這並不能稱為侵占,說是職權重疊更為妥當。

因為刑部本身有審訊之權,但是,大理寺也有承旨審訊重大案件的權力,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這兩個衙門會聯合進行審訊。

當然,這並不是金濂在這個場景下,要表達的意思。

他想要表達的,恰恰是他沒有說出來的,另一個機構,對於刑部職權的侵奪……

錦衣衛!闌

從涉及範圍和影響上而言,案件有大案,有小案,但是無論是大案小案,都應屬刑部管轄範疇。

可是事實卻是,刑部隻能管轄普通小民的刑案,凡是涉及到官員的案件,要麼由各地禦史接手,要麼由錦衣衛接手。

禦史也就罷了,畢竟在地方上的案子,刑部鞭長莫及,但是,就如現在一般,涉及到一些羈押回京審訊的官員,或者是官位品級較高的官員時,刑部同樣插不上手。

因為這些案件,會由錦衣衛來處理!

這諸般原因,導致了刑部的職權長期缺失,在六部當中,也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

而且更讓人鬱悶的是,其他衙門的職權若有重疊,比如兵部和軍府之間,吏部和內閣之間,還可相互一爭。

但是刑部……壓根想都別想!闌

歸根結底,因為錦衣衛代表的是天子,刑部若想跟錦衣衛爭權,無異於跟天子搶權。

所以,這便導致了,刑部雖然職權缺失,但是,無論是哪一位老大人來做這個刑部尚書,都沒有想過,要拿回這些職權。

因為根本就不可能拿回來。

這一點,在場的老大人們都很清楚,正因為清楚,他們此刻的神色才會複雜。

於謙說,非常之時,行非常手段,所以,事情了結,一切當恢復如常。

而金濂給出的回應就是,恢復如常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全部恢復如常,那麼,恢復的不僅僅是兵部和刑部,還有錦衣衛!闌

刑部此次在整飭軍屯當中起到的作用,或者說金濂的嚴厲手段,背後其實是天子在默許。

甚至於,當初商議的時候,也是天子親自出言,讓刑部參與其中,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能夠達成這種狀況,有兩個條件,一是這種大政推行,需要刑部的支持。

二是整飭軍屯的過程當中,會牽涉到諸多文武大臣,如此大批量的審訊,錦衣衛忙不過來,也不能出這個風頭。

所以,天子交給了刑部,並且給了金濂便宜之權,但是,這顯然不是常態。

因此,現在擺在他們麵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恢復如常,各衙門行各衙門之事,互不乾涉,第二,幫助刑部,將特殊狀態下拿回的職權鞏固下來。闌

而這第二條路,難處就在於,刑部要收回的,不僅僅是錦衣衛侵奪的權力,還有兵部,乃至是吏部和都察院的一部分權力……

()

1秒記住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