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破財免災?(2 / 2)





伊王被問的有些發愣,啥叫怎麼藩屏社稷?

他就是說說客氣話而已,這陛下這麼問是啥意思?

不僅是伊王,一旁的周王和魯王聞聽此言,也感到有些意外。

這話如果是放在洪武年間,倒是正常,放在永樂年間,他們也勉強能夠說出來應付幾句。

畢竟,那個時候的藩王,對地方的民政,稅收,甚至是官員的考核任免,都有很大的話語權,除此之外,藩王鎮守一方,各有屬於自己的護衛軍,地方如有叛亂,也可調兵鎮壓,說是真真正正的屏護一方,毫不為過。態

甚至於,如果是邊境的塞王,權力更大,除了自家王府的護衛軍外,還可以調動當地的駐軍,若遇緊急狀況,甚至可以節製當地一切軍政大事。

但是,這畢竟都是過去的事了,如今……

說句不客氣的,如今的各地宗室,上有皇明祖訓管著,下有歷代先皇左一道右一道的旨意鎖著,稍微乾點出格的事,地方官和禦史們第二天就能往朝廷遞奏本。

在出城遊獵都能被彈劾的年代,所謂藩屏社稷,其實最多也就是杵在封地裡頭彰顯一下存在感,讓大家都知道,這還是朱家天下罷了,再出格一點,最多也就是地方有什麼叛亂之類的大事,藩王可以早早的給朝廷報信,算是儘到了看護之責。

至於其他時候,安安穩穩的待在府裡,不管是撫琴讀書,還是弄茶宴飲,隻要不胡亂參與地方政事,不欺壓百姓,不給朝廷添亂,就算是一個頂頂合格的藩王了。

這陛下忽然這麼問,是想做什麼?

見幾人都有些發愣,朱祁鈺微微一笑,臉色愈發變得溫和起來,但是怎麼看都讓人覺得,有些莫名的不懷好意。態

果不其然,緊接著,朱祁鈺便再度開口,道。

「叔祖方才也說了,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在封地,既是朱家宗室,自當為國效力,當初太祖皇帝分封諸王,藩屏各地,是希望諸王能夠替朝廷牧守一方,保封地安寧,百姓安康,可對?」

這話好似沒什麼問題,但是聽著,總讓人感覺有些不對勁。

但是,麵對著天子溫和的麵容,他們也不好否認,於是,隻得輪番點了點頭。

於是,天子的目光重新落到伊王的臉上,道。

「伊藩地處河南,洛陽府也是肥沃之地,歲產頗豐,但是,連年以來,各地災害頻頻,光是河南一地,這幾年下來,便有旱災,冰雹,蝗災等天災侵擾,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朕雖不曾親臨各地,但是從奏疏當中所聞,也覺得心痛之極,去歲京師地龍翻身,前些日子,邊境又有異動,再加上整飭軍屯中贖買各地田畝,國庫如今已近枯竭。」態

「可偏是這種時候,欽天監來報,說是今歲乃多災之年,朕已下令命各地官員加緊儲備常平倉,但是一時之間,恐難備齊,眼瞧著轉過年來,有些地方陸續已有災情報上來,朕近來心中,著實輾轉反側,憂慮難眠。」

「不說別處,光是河南府,今歲整冬落雪甚少,若是接下來幾個月仍舊無雨,歉收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局麵,此處乃是伊王叔祖的封地,想來比朕更加了解,不知伊王叔祖,可有良策?」

得,果然沒有那麼容易過關。

伊王心中嘆了口氣,那天災看的是老天爺,他能有什麼良策?

有了災情,賑災唄,還能咋辦。

朝廷怎麼賑災,想來,也輪不到他一個藩王來指手畫腳的,天子這番話的用意,其實很簡單,就是朝廷困難,天災連綿,你伊王不做點什麼嗎?

既然說自己回歸封地,是要藩屏一方,那這百姓流離失所,衣食無著,你伊王就能袖手旁觀嗎?態

「呃……」

伊王看著天子溫和的笑容,也知道自己如今能不能回歸封地,就在天子的一念之間,因此,他思索了片刻,也隻得道。

「陛下明鑑,地方若有災情,臣身為藩王,自然不能袖手旁觀,近年以來,伊王府還算小有積蓄,臣願捐出五千石糧食,充入常平倉中,以解地方燃眉之急。」

這話說出來,伊王自己心都不由得有些抽抽,這番整飭軍屯,伊王府本就損失慘重,於謙可是絲毫的情麵都不講,他府中有一小半的田產,都被收歸了官府。

現如今,自己想要離個京,還要再被天子盤剝一遍,要知道,伊藩向來名聲不佳,所以自然不受朝廷待見,因此,伊藩的歲祿,隻有區區兩千石而已。

當然,這僅僅隻是朝廷每年給的歲祿,伊王名下自己的田產所獲,是不算在這個裡頭的。

但是,這一下子給出去五千石,也足夠讓伊王心疼的。態

不過,想想自己這也算是破財免災,伊王倒也算是勉強能夠接受。

然而,他顯然低估了天子的胃口。

聽了伊王這話,朱祁鈺的臉色略微有些不好看,道。

「伊王叔祖這是說的什麼話,如今雖然國庫不豐,但是,朕又不是來向伊王叔祖討糧的,朕隻是覺得,藩屏一方,自然有當儘之責,若封地百姓流離失所,也便失了太祖皇帝分封諸王之意了。」

是是是,您說的都對。

那伊王府的這些糧食,朝廷能不要嗎?

伊王心中一陣腹誹,但是,麵上卻無比恭敬,道。態

「陛下說的是,臣也隻是想儘些微薄之力罷了,平日裡,臣行事荒唐,也難有為社稷出力的機會。」

「這些糧食,若是能讓百姓有口飯吃,那臣也算心中安穩,為之前的錯事彌補一二,還望陛下能夠給臣這個機會。」

話說到這,伊王自覺台階也給了,麵子也有了,天子應該順勢收下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天子仍舊搖了搖頭,緩聲開口道。

「叔祖還是誤會了,填滿常平倉,是地方官員之事,這些糧食是伊王府的歲祿,朕豈能拿走?」

「隻不過,朕總想著,既是藩王封地,叔祖總是有牧民之責,所以,若有災情,王府也要參與進來,不能光指著朝廷賑災,叔祖覺得呢?」

()

1秒記住網: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