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2 / 2)





「朕還是那句話,朝中諸臣眾口悠悠,即便朕是皇帝,也總是要顧及幾分的。」

「如若諸王仍舊同往常一般,於國事民事之上毫無建樹,那麼,就算朕能壓得下這次,也壓不下以後。」

「長此以往,宗藩改革,勢在必行矣!」

這……

周王和魯王等人麵麵相覷,眼中皆是一陣驚疑不定。

天子這話幾乎算是擺明了說,要麼接受禮部已經擬定出來的改革章程,要麼,就得參與到賑災當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讓朝廷上下看見,藩王並非全無作用。

這個道理,他們當然能懂,可問題就在於……

這差事,真的能接嗎?

皺眉沉吟片刻,周王斟酌著開口,道。

「陛下明鑑,若是為國效力,臣等自然義不容辭,但是,朝中輿情叵測,臣等若安分守己,則朝臣恐攻訐臣等於國無用,若安撫一方,則朝臣恐攻訐臣等邀買人心,居心不軌。」

「臣等並非不願出力,實則是兩相為難,隻能兩害相權,隻替陛下牧守一方,時刻待朝廷召喚,不敢有其他所為。」

這話說出來,周王自己都一身冷汗。

因為已經不能說的再明顯了。

他們每個人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自幼錦衣玉食,要什麼有什麼,可唯獨就是不能做事情,地方民政賑災,他們不是不願意參與其中,甚至於,他們非常願意做些事情。

畢竟,如果有的選,誰又願意一輩子賦閒在家,毫無作為呢?

但是,不行!

靖難之役的教訓太深了,所以,作為燕藩一脈,對於其他藩王的防備,是滲進骨子裡的。

哪怕現在天子說的多麼情真意切,可要讓他們相信,朝廷對他們撤去了防備,還是太難了。

眼瞧著周王等人再三推拒,朱祁玉嘆了口氣,神色之間,隱隱透著幾分失望,道。

「既是如此,那朕也不勉強叔祖了,叔祖不願親自參與到賑災當中,那換個法子也可。」

周王等人心底有些惆悵。

他們本以為,自己態度這麼堅決,天子就算再有疑心,也該是打消掉了。

可誰想到,天子前半句話還正常,後半句話卻話鋒一轉,顯然,還是不打算放過他們。

恰在這個時候,懷恩重新折返回來,在一旁稟道。

「啟稟陛下,諸王已在殿外侯旨。」

於是,朱祁玉點了點頭,道。

「召進來吧,去把王誠,宋文毅也一併召來。」

於是,周王等人算是鬆了口氣,人多點,到最後萬一應對不當,天子震怒了,那也好有人一塊分擔。

回過神來,聽到天子說出的兩個人名,他們卻是一頭霧水……

「拜見陛下!」

不多時,懷恩引著幾個藩王進了殿中,行禮各畢之後,朱祁玉便道。

「今日幾位叔祖進宮,同朕談起今歲旱情一事,皆是十分擔憂,為解民困國憂,幾位叔祖主動捐出共兩萬三千石糧食用以賑災,朕心甚慰。」

這個開場白,頓時引得諸王瞪大了眼睛,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王等人。

卻不料,周王等人也是一臉的驚訝……

陛下您不是說不要嗎?

幾位老王爺輕咳一聲,相互看了一眼,到底是沒有說話。

天子都開口了,他們總不能說不給,不然的話,下場肯定很慘。

但是這番默許的神色,落在其他諸王的眼中,卻覺得他們一定是和天子達成了什麼交易。

尹王倒是不意外,他們趕來的路上,也聽了些消息,據說禮部要將他留在京中,為了早回封地,破財免災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

但是,周王和魯王二人,他們總不會也有什麼把柄,捏在天子的手裡吧?

又或者,是為了宗藩改革的事?

可是,如果真要是出點糧食,就能把這件事情解決,那他們之前費那麼大勁兒乾嘛?

疑惑當中,上首天子已經繼續開口,道。

「不過,這些糧食,乃是幾位叔祖的歲祿,用於百姓自然是好事,但是,朕卻覺得,不必交給朝廷,自行同地方衙門協同,組織賑災便是。」

?!

這番話一出,在場的諸王,頓時瞪大了眼睛,眼神中帶著濃濃的不可思議。

周王這幾個人,是給天子下蠱了吧?

讓藩王直接參與到朝廷賑災當中?

念頭從腦子裡頭轉了轉,一旁的岷王立刻上前,道。

「陛下,此舉恐有不妥……」

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完,便被天子打斷了。

「岷王叔祖不必說了,該說的,剛剛周王叔祖等人都已經說過了,他們也不讚同,朕的這個想法……」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