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敲鐘人喬梁(求月票!)(1 / 2)





晚上,摸魚網咖明雲山莊店。

喬梁一邊喝咖啡,一邊查看網絡上對於驚悸旅舍的評價。

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皺。

目前網絡上對於驚悸旅舍的評價並不算多,跟騰達新遊戲發售時的情景根本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在能搜到的評論中,雖然基本上沒有尬黑的評論,但誇獎的評論也不多。

喬梁能夠感覺到,這情況有些不對。

沒人黑並不一定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大家根本沒有提起足夠多的興趣,沒有形成討論的熱度!

這說明,裴總對驚悸旅舍的一番苦心,還沒有被大家所理解。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那麼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驚悸旅舍會因為後續的流量和曝光不足,而逐漸荒廢下去,一蹶不振!

喬梁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為所有人解答裴總的深意,就是他所肩負的使命!

他的目光快速掃過這些評論,鎖定了一些代表性的觀點。

“我覺得這個恐怖屋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投入資源很大,裡麵細節做得也不錯……但它是一個恐怖屋,而不是一個綜合性質的遊樂園,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啊!”

“除了少數恐怖愛好者之外,誰會特意大老遠地跑過去,就為了挨嚇呢?”

“我覺得驚悸旅舍的定價策略有很大問題,‘絕境逃生’最好玩而且適合多人反複體驗,結果門票就10塊錢?所有人都在門口排隊……”

“選址似乎也不是很好,如果選在京州的遊樂園附近會更好,至少也得選在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吧?”

“‘終極恐怖’收費有點太貴了,誰要花一百塊錢找罪受啊……”

“我也不看好這個地方後續的發展,選擇做鬼屋就已經很小眾了,位置又偏定價又很奇怪,如果不是有騰達的強大宣傳,恐怕它根本就不會為人所知,而現在即使是騰達宣傳了,也隻是浪費宣傳資源,多半很快就要虧掉褲衩了……”

類似的評論還有不少,大部分人對驚悸旅舍本身沒什麼意見,作為一個鬼屋,它確實在全國都能排上號,但明顯後續的吸引力不足。

大部分人的結論是,如果是京州當地人而且和朋友一起去,那麼還是挺劃算的,但如果是外地人、不是恐怖愛好者,大老遠跑一趟就為了受驚嚇,顯然不劃算。

而討論最多的問題,主要是集中在驚悸旅舍的定位和定價上,認為這將會是導致這個項目後續乏力的關鍵因素。

至於這個鍋應該甩給誰,大家也有不同意見。

有人說裴總肯定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絕對是項目負責人背鍋;

也有人說收費策略這麼大的事情肯定跟裴總彙報過,裴總不可能不知道,也不要神化裴總,裴總也是普通人,也是會犯錯的。

總之,驚悸旅舍目前的處境不妙。

雖然在艾麗島網站上已經有一些UP主介紹了在驚悸旅舍遊玩的體驗,內容上已經很全麵,但全都反響平平,不是爆款視頻,也沒有形成很好的傳播效應。

喬梁不由得為裴總鳴不平,尤其是這裡麵有一條最過分的評論:“我覺得多半是項目負責人腦子壞掉了,嫌自己錢太多了要燒掉一些。”

“誤讀,這是絕對的誤讀!”

“果然被曲解是表達者的宿命,竟然說裴總腦子壞掉了?嫌自己錢多?真是一派胡言!”

“裴總是商業奇才!”

“大部分人竟然都不理解裴總為驚悸旅舍的定位和特殊定價策略?”

“看來,要為所有人還原事件的真相,還是得讓我喬老濕來!”

喬梁切換網頁,將自己已經製作好的視頻又重新看了一遍。

多虧了驚悸旅舍、觴洋遊戲等工作人員的密切配合,新一期的視頻終於製作完成了。

這幾天,喬梁沒有再聯係裴總,而是投入到視頻的製作中。

在網絡上收集素材;

跟陳康拓等人探討驚悸旅舍建設中的細節;

反複思考裴總的深意。

其實在昨天,這期視頻就已經渲染完成,隻是喬梁自己並沒有100%滿意,所以並沒有立刻發出去。

至於不滿意的點到底在哪呢?

這正是喬梁最困惑的一點。

他仔細看了很多遍自己的文案,又反複觀看了製作好的視頻,裡麵的內容似乎全都沒有問題,但就是感覺缺少了一點東西。

沒有“封神之作”係列視頻做出來之後的那種“穩了”的感覺,反而心中有一些忐忑。

感覺這一期的視頻,感染力有些不夠,並未做到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地步,甚至看多了有點“尬吹”的感覺。

但問題在於,即使反思了無數遍,喬梁也始終抓不住缺的這一點東西到底是什麼,這讓他很糾結。

就像是做完了一份卷子,以100分為標準要求自己反複檢查,一點點錯誤都沒檢查出來,卻總覺

得某個題目似乎缺了關鍵步驟。

這種感覺著實讓人難受。

但是,時間不等人。

喬梁覺得自己必須把這期視頻發出來,糾正大家的錯誤認識,為驚悸旅舍正名了。更何況再這樣糾結下去,也不一定就會有好的結果。

想到這裡,喬梁下定決心,在準備發布之前,最後確認了一下視頻的標題。

《沉默的表達者第一期:治愈心靈的驚悸旅舍!》

係列視頻的大標題,從最開始“孤獨的表達者”,改為了“沉默的表達者”。

這種改變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喬梁覺得裴總其實並不孤獨,雖然他並不被普通大眾們所理解,但是自己、阮大佬還有吳濱和騰達的員工們,都很理解裴總嘛!

有這麼多人理解裴總,跟裴總時刻心在一處,怎麼能說裴總孤獨呢?稍微有一點矯情了。

其次,喬梁覺得“沉默”比“孤獨”更能表現裴總的態度。

裴總其實是默默做事,故意不去向所有人解釋,但最終他的真實意圖,總會被大家所理解。

所以,“沉默”更貼切一些,而且“沉默”和“表達者”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詞語結合,會更有哲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