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駑馬實驗室的新成果(1 / 2)





9月6日,周四。

遲行工作室中,員工們正在忙碌著,進行《房產中介模擬器》這款新VR遊戲的開發工作。

經過了《動物海島》的錘煉和磨合,整個開發團隊有了明顯的進步,配合更加默契,開發的流程也更加順暢。

就連蔡家棟這個主設計師也更加得心應手了。

他似乎逐漸地get到了騰達的設計思路和方法,跟林晚的思路越來越匹配,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主設計師。

在電腦上忙了一陣之後,他拿著打印出來的文件,去找林晚彙報工作。

此時的林晚,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腦屏幕,眉頭微蹙,似乎在思考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

看到蔡家棟來了,林晚暫時將目光從電腦屏幕上移開。

“林總,之前駑馬人工智能實驗室發來的那個還處於實驗階段的小程序,您看了嗎?感覺如何?”

“如果可以使用的話,不僅可以大幅縮短我們整個項目的開發時間,而且還可能對遊戲的具體設計方案產生一定的影響。”

林晚愣了一下:“哦,最近一直在考慮彆的事情,還沒來得及看。你覺得效果怎麼樣?”

蔡家棟如實回答:“我覺得……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林晚沒想到蔡家棟竟然給出這麼高的評價。

這個小程序是前兩天駑馬實驗室剛發給騰達遊戲和觴洋遊戲這兩個部門的,說是一個尚處於試驗階段的人工智能程序,讓他們先試用,提提意見。

因為林晚跟觴洋遊戲關係密切,這個程序自然也發到了遲行工作室這邊。

反正都是騰達的內部產業,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林晚這兩天稍微有點忙,所以還沒來得及看。

她之所以沒太在意,主要是覺得這玩意肯定不會很靠譜。

目前的互動電影類遊戲,或者一些對話比較多、需要近距離表現角色表情和說話的RPG遊戲,都是采用動作捕捉技術,用演員進行扮演。

動作捕捉技術不僅僅是可以捕捉身體動作,也可以捕捉麵部的細微表情。演員說台詞的過程中,一邊錄音一邊進行麵部捕捉,再將這些數據應用到以演員為原型創建的模型中,就可以在遊戲中表現出非常擬真的效果。

當然,如果對演員的台詞功底不滿意,也可以另外找人配音,達到更好的效果。

但這種做法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工作量太大,而且不太自由。

劇情對話一旦定下來,就不能亂改,否則哪怕隻是加一句話,也得把動作捕捉演員請過來重新錄製。

駑馬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這個程序,據說是一個麵部動作捕捉技術的替代方案,具體原理是通過對語音內容的智能分析,綜合編輯器中過往的動作捕捉數據,自動生成角色的麵部動作。換言之,也可以認為是自動對口型。

大致跟某些讓照片唱歌的軟件差不多,但據說效果更好。

對此,林晚有點懷疑。

程序自動生成的,跟動作捕捉演員親自演的,能是一個概念麼?

裴總對《房產中介模擬器》這款遊戲的要求可是很高的,必須跟《奮鬥》一樣高精度建模,同時全部動作都用上真人動作捕捉,儘可能地給玩家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如果裡麵NPC的動作僵硬、表情扭曲,那得多出戲,整個遊戲就有了瑕疵。

說不定還會引發恐怖穀效應,把玩家們給嚇一跳。

畢竟VR遊戲的代入感遠非常規遊戲可比,失之毫厘、謬以千裡。

但現在聽蔡家棟說,效果竟然出乎意料地好?

林晚也不由得來了興趣,在自己的電腦上查看。

《房產中介模擬器》這款遊戲已經開發了一個月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做出了不少的角色模型。

由於官方平台模擬器的存在,所以做這種角色模型實際上是一個捏人的過程,不需要全部從零開始做。而且,裴總曾經做的《奮鬥》這款遊戲,雖然裡麵大部分都是西方人,但稍加改動以後,不少角色還是能直接拿來用的。

在拿到這個程序的第一時間,蔡家棟就安排設計師用目前已有的模型隨便做了幾段過場,錄了下來。

林晚很快看完了過場,沉默片刻之後問道:“這是用新程序自動生成的?不是動作捕捉?”

蔡家棟點點頭:“完全自動生成。不過,目前對外語的支持不是特彆好。”

林晚沉默了。

對外語的支持好不好那都無所謂,反正《房產中介模擬器》這款遊戲本來也隻是麵向國內玩家的。就算遊戲的反響很好,打算出個多語言版本,那也得是發售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這個效果,著實是有點驚豔!

遊戲中角色的表情非常自然,並沒有任何的動作僵硬、表情扭曲的感覺。

當然,不可能像真人動作捕捉那樣嚴絲合縫,語音和臉部動作配合得完美無缺。

但隻要不是全神貫

注地盯著角色的嘴唇看,基本上都察覺不出異樣。

其實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足夠了,畢竟很多國外的影視劇重新配音之後口型完全對不上,觀眾習慣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而這個程序自動生成的麵部表情比這種重新配音的影視劇自然多了。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項技術完全可以直接用到《房產中介模擬器》裡啊。”

“而且……”

林晚突然眼前一亮:“這豈不是剛好可以解決之前一直有些困擾我們的那個問題?”

“怪不得呢,之前我們總覺得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心裡不踏實,現在看來,裴總是不是早就有所準備,知道駑馬實驗室的這個新成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往往也會影響到遊戲設計的思路。

之前林晚跟蔡家棟兩個人,本來非常發愁《房產中介模擬器》中核心玩法的設計細節。

按照最初的設定,這款遊戲的其中一個核心玩法是賣房子。

這個玩法的基本流程是,玩家拿到一個新房型,對這個房子進行改造、重新布置,動用手中的資金對其進行修繕,更換家具,而後去接待客人,在介紹的過程中回答不同的問題,最終對價格進行一定的浮動,促成這筆交易。

這個玩法是貫穿遊戲始終的,隻不過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手頭沒有資金,無力對房間做出更改,在被顧客挑出毛病之後就隻能降低租金才能促成交易。而後期則是可以提前發現房子的問題,並在顧客來看房子之前解決掉。

但在設計這個核心玩法的過程中,林晚和蔡家棟遇到了一點點小問題。

顯然,這是一個重複性的玩法,如果做不好的話,玩家很快就會感到厭煩。

假設每次來的顧客長得都差不多,問的問題也差不多,對話、動作、行為都很相似,那麼玩家恐怕很快就會感到厭煩,這個核心玩法也根本撐不起遊戲體驗。

所以,如何讓這款遊戲能夠像MOBA遊戲一樣,不管重複多少次都仍舊有新鮮感,至少讓玩家覺得每次遇到的顧客都會是全新的,對接待下一次的顧客充滿期待,這是決定遊戲體驗的重中之重。

這個問題是多方麵的。

要解決長相的問題,可以通過程序自動生成顧客的外觀。

許多遊戲的捏臉係統裡都有類似的功能,並不難做。

當然,根據捏臉係統自動生成的臉可能會比較不協調,比如明明是個穿著職業裝的女性,卻留著莫西乾發型、打著耳釘、額頭上還有一塊誇張的紋身,肯定是怎麼看怎麼奇怪。

所以,在這個係統上還得再打一些補丁,通過算法限定這個人的身份,並相應地鎖死捏臉中的一些特定元素,讓人物的外觀與原本的人設不至於偏離得太遠。

長相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動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