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去東歐(1 / 2)





躁動的情緒在羅斯堡蔓延,即將移民的人們正快速地處理自己的財產。

民眾處理家中的木頭家具,任何不便於攜帶的木器、陶器都在大肆售賣。

本就很熱鬨的市場進入沸騰,到處都是化了攤位兜售財物的人,市場已然化作跳蚤市場,常規交易退居次位。

他們亦是在銷售自己的房舍。那些建成沒幾年的木屋幾乎以成本價兜售,幾十年的老宅子數量也不多亦最便宜。

那些最近移民而來的梅拉倫人、耶爾馬倫人認真關注這些大好事,他們拿著自己勞動獲得的積蓄,高高興興與即將離開的羅斯人行抄底交易。

客居的商人也加入到搶購的大潮,隨著這些人的加入,本是因拋售而低迷的房市,硬生生被商人炒高!

因為那些客戶的商人早已受夠了長久租房的日子,如今隻要向王公繳納一筆錢,就獲得了買房子的資格何樂不為呢?客居商人很多沒有移民東方的權力,至少現在沒有。

商人確實也沒有特別迫切的需求,他們經營的多半的羅斯堡到梅拉倫湖比爾卡港的貿易線,在這條貿易線上都有自己的存在地位,不會輕易放棄這邊的生意去東方冒險。

房地產、生活品的自由交易留裡克沒工夫乾涉,他得了一筆稅金,轉手就招募了一批勞動力。

被僱傭的男人女人奉命拆解羅斯堡諸神神廟,經過一場小的祭祀活動,鍍金的青銅神像被陸續搬出。

精壯羅斯男子都在東方刨地種麥,他僱傭的幾乎都是梅拉倫移民,個個一樣的肌肉爆棚。約莫六人合力將神像抱起來,放入新打造的大木箱裡。箱內塞滿了蘆葦,不必擔心神像磕著碰著。

整個神廟當屬這六座神像最為重要,祂們必須安穩運到鹿車上緩速運到海邊。

這一切留裡克都是親自監督並目送鹿車隊漸行漸遠。

還有二十餘人手持大錘以待命,他們所行的趨勢分明是要把失去塑像的神廟砸得稀巴爛。

帕爾拉一身素服頭戴花冠,見得這些壯漢已經得令,揮動大錘之際,她眉頭緊鎖湊近王公不吐不快。

「王公!這座神廟本不必拆除。」

「我知道你的顧慮。」留裡克平視之,「諸神不會怪罪我!神像要立在最合適的地方,那就是新羅斯堡。這裡仍有舊的石船祭壇,帕爾拉,你已經是羅斯堡本地的大祭司,我授權你招募十二名下級祭司,總督府會支付你們日常夥食以及祭祀用度。以後羅斯堡的各種祭祀全仰賴你的,仆人宿舍現在就是你們的家……」

羅斯堡是維京人的家園,當羅斯本部人帶著他們各族裔妻妾離開,這裡幾乎僅有羅斯人,而常住人口也暴跌到不足四千人。

維京人需要最純粹的維京傳統生活,所信仰的必須是北歐神,祭祀儀式也必須是維京的。

一種淒涼感襲來,帕爾拉看著逐漸粉碎的神廟悲從中來,兩行熱淚嘀嗒入地。

「你不必悲傷。」留裡克說。

「我……我還是想哭。你們……幾乎都離開了。」

「這就是宿命,羅斯已經不是過去的羅斯。以後祭司的隊伍我也要做規範,要在都城設立大祭司,羅斯各城都有駐地祭司,駐地的祭司還能再招募若乾下級祭司。就像是世界樹,有主乾有枝芽也有枝葉,這樣的結構最為穩定。而你,你必須招募十二名下級祭祀協助你,這是義務和責任。」

羅斯行政中心徹底遷移到涅瓦河畔新羅斯堡的重大標誌,就是祭祀中心遷移於此。

留裡克有意對信仰進行規範,為保證大家都精神家園的一致性,祭司團隊就必須有組織性於等級製度。

在羅斯,傳統神職都由女性擔任,這的確有別於其他的維京部族。此傳統當予以保留,聖職依舊是女性,大祭司則必須是王公血脈的延續。

聖職等級的劃分的確有一個現有的藍圖,留裡克有意好好學學基督那一套,而那一套製度也是羅馬帝國確定的。就比如大祭司相當於大牧首(教宗),且必須任職於都城大神廟。其他城市的駐地祭司實為樞機,等級再繼續向下安排,以至於每個村莊都有駐地的神職人員。

王公可用這一套對全羅斯的民眾之思想進行管控,這也應了「王公神性」的事實。現實的說,這樣的係統一旦穩定運作,那麼王公發布政令,原則上便能快速下達,有利於龐大公國國家機器之運作。

裝箱的神像先於很多貨物裝船,斯佩羅斯維利亞號船艏雕塑下還塞著傳奇大祭司的一縷白發,這艘神聖的船最適合裝運神像以及神廟裡的各種器具,乃至一塊特殊的石頭!

石船祭壇會立刻在新羅斯堡成內建設,一塊挖掘自舊祭壇的大石將成為新祭壇的基石,意為神性的傳遞。

直到所有神像裝船,留裡克才長舒一口氣。

他很高興於自己的移民大軍是輕裝前行,倘若大量的鍋碗瓢盆要跟著運輸就實在太麻煩了。

從羅斯堡到諾夫哥羅德是一場漫長的航行,艦隊有可能在海上、湖泊與河流漂上半個月。漫長的航行對於戰士們不算什麼,對於婦孺可是艱巨的挑戰。

女人帶著孩子們渴望早點與丈夫團聚,這些人最是急迫。實為被留裡克收養的孤兒們,他們反倒是無感。

留裡克在故鄉羅斯堡已經逗留多日,他希望大家早早搬運完物資就撤離,當工作真的開始就進行,方知麻煩事很多。

過去繳獲自林迪斯法恩的聖物,從設得蘭群島搞到的鑲鑽十字架,還有記錄了羅斯人過去歷史的木板,它們一一被打包。最重要的莫過於留裡克的錢庫,或曰羅斯公國的錢庫。

趁著搬家的機會留裡克順帶檢查一番錢庫餘存,錢幣雖然很多,但也低於留裡克的預期。

想一想他也知曉內情,大筆錢用在建設用度,而維持福利政策也是吞金。民眾比之十年前真是前所未有之富餘,羅斯的生產力也在繼續擴大,流通於公國社會的熱錢數量也很多,這就吸引了更多外來商人貿易,即便商人要納稅。

也許應該加稅來擴充國庫,從而繼續基建與造船。

造船與冶鐵,實為留裡克除了監督神廟搬遷外最為關注的兩個事務。

高爐鎮的濃煙遮天蔽日,這個高汙染的城鎮是羅斯堡衛星城,又因毗鄰礦山與燒炭作坊,這裡的金屬產出實質性的有著冠絕歐洲的效率。

留裡克雖沒有明確統計羅斯每年出鐵量,以千年後的標準定然很少,以九世紀的標準,高爐鎮與北方埃隆堡,兩座冶鐵機構就足矣讓羅斯富得流油。

而這兩處也是羅斯必須世代把守的軍事要地。即便羅斯公國的核心搬遷到涅瓦河畔,波羅的海北部的整個波的尼亞灣必須是羅斯公國獨有的內海!

如此一來,處於波的尼亞灣出入口的墓碑島要塞就必須進一步建設,那裡更是波羅的海的丁字路口,當有羅斯艦隊駐紮。

造船廠是留裡克最後重點調研之處。其實早在那場羅斯杜馬會議後的宴席上,喝得微醉的大工匠霍特拉酒後吐真言,把造船廠五花八門的情況都說了。

那天留裡克難得喝醉,他聽得不多,而今還是要實地考察清楚情況。

https://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