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0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1 / 2)

滿唐紅 聖誕稻草人 1816 字 2023-06-12




弘農楊氏明顯是不滿足於現有的份子,想要更多。

他們或許覺得,他們族中出了一位第一王妃,就能獲得跟其他世家豪門不一樣的待遇。

河東柳氏露頭了以後,崔氏的崔民乾和王圭才意識到了自己冤枉了李孝恭。

崔民乾趕忙派人帶了一份厚禮到長安城向李孝恭賠罪,但被李孝恭給拒收了。

並且,李孝恭放出豪言去,說崔氏不僅在滎陽鄭氏的事情上讓他吃癟,還冤枉他是蠅營狗苟之輩,徹底把他得罪死了,所以下令縮短了崔氏向洛陽糧倉上繳軍糧的期限。

同時向天下所有沒有參與到漕運和海運中的世家豪門承諾,他會在崔氏無力承擔幫朝廷運糧的職責以後,收回崔氏在漕運和海運上的份子,交給更有能力的世家。

此話一出,不僅那些在漕運和海運中沒份子的世家瘋狂了,在漕運和海運中有份子的世家也瘋狂了。

沒份子的想要一個份子,有份子的不介意多一個份子。

當然了,也有靈醒的覺得這是李孝恭故意在挑起他們自相殘殺,一些拿到漕運和海運份子的世家豪門深以為然,停下了輕舉妄動。

但那些沒有漕運和海運份子的,可不會在乎這個。

好家夥,你們一個個都入場了,吃的腦滿腸肥的,跑出來跟我說這是什麼陰謀?!

我啥都沒吃著,甚至湯都沒喝一口,你們就想讓我罷手,憑什麼?

一時間,在漕運和海運中沒份子的世家針對博陵崔氏針對的更凶了。

博陵崔氏還沒來得及反擊河東柳氏,洛陽王氏就暗戳戳的給了博陵崔氏一刀,放火燒了博陵崔氏在糧行。

博陵崔氏原本還打算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想一麵假裝繼續籌糧,一麵讓洛陽糧行的人快速的收糧,加上糧庫裡的存糧,湊齊朝廷所要的糧草,趕緊運到洛陽糧倉的,結果一下子就被釜底抽薪了。

博陵崔氏徹底沒戲唱了,隻能向清河崔氏和太原王氏求援。

「你們家怎麼也摻和進去了?」

武德殿內,李元吉瞥了一眼剛剛生了一個閨女,正在榻上當大爺的楊妙言一眼,低聲詢問正在給他按肩的王阮。

博陵崔氏還沒倒台呢,弘農楊氏還沒拿到博陵崔氏的份子呢,楊氏的家主就已經開始托楊妙言吹枕邊風了。

看來是對博隆崔氏的份子誌在必得。

楊妙言有兒有女了,對給家裡做貢獻的心思也就澹了,所以僅僅是簡單的提了一句。

也正是因為她簡單的提了一句,才讓李元吉想起,洛陽王氏似乎是王阮的娘家之一。

為什麼說是之一呢?

因為王阮的娘家隻是洛陽王氏的一個分支。

在王阮沒有成為雍王府的夫人,王玄策也沒有成為陳叔達的弟子之前,人家根本就不搭理王阮的娘家,也不拿王阮的娘家當自己人看。

昔日王世充占據洛陽的時候,洛陽王氏倒是湊上去想跟王世充攀親戚,隻可惜被王世充「一頓毒打」。

王世充說是姓王,可人家是胡人,以前姓支,是因為祖父死的早,跟著祖母一起改嫁到了霸城王氏,所以才改姓成了王。

可不是真正的王氏族人,跟洛陽王氏也不是什麼親戚。

所以洛陽王氏在王世充發達的時候,跑上去跟王世充攀親戚,人家不打你打誰?!

不過這也說明了洛陽王氏現任的家主比較喜歡鑽營,跟他的後輩比起來,有點丟人。

他的後輩可是建立了赫赫有名的三槐堂的北宋宰相之一,一舉將王氏推舉到了北宋名列前茅的世家之列,遠不是他能比的。

如今看起來,

他似乎又要攀王阮和王玄策這門親戚。

不然以洛陽王氏如今的體量,怎麼敢跟博陵崔氏叫板?

不過說起來,洛陽王氏追根朔源的話也算是太原王氏衍生出的一個分支,洛陽王氏的家主要攀親戚的話,攀太原王氏豈不是更方便?

為啥要攀其他人呢?

是太原王氏不夠強嗎?

王圭那個老貨在彈劾完李孝恭、冤枉完李孝恭以後,可沒像博陵崔氏那麼慫,一點兒道歉的意思也沒有,李孝恭在朝堂上問起的時候,人家還大言不慚的來了一句「我是禦史嘛,本來就是聞風奏事,又不講求證據」,懟的李孝恭是沒話講。

由此可見,太原王氏在大唐的底氣還是相當充足的,洛陽王氏要是能攀上的話,可能能再上好幾個台階。

可不知道為什麼,洛陽王氏的家主情願去捧王世充的臭腳,也不願意攀太原王氏這門親戚。

王阮聞言,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躺在榻上的楊妙言,苦笑著道:「妾也不知道,隻是聽叔伯提過一嘴。」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沒有再多問。

王阮隻是半路上認回的王氏這麼親戚,對王氏不算了解,王氏的一切事情也不會告訴她,所以不了解其中的內情也正常。

不過動動腦子的話,還是能分析出一些頭緒的。

王阮所出身的王氏,在洛陽的地位遠沒有洛陽王氏那麼大,門第也遠沒有洛陽王氏那麼高,說是小門小戶也不誇張。

如果洛陽王氏下大本錢跟他們結交,並且將他們吸納進洛陽王氏之內的話,那他們肯定不會拒絕,說不定會上趕著送上門。

在王阮出身的王氏並入洛陽王氏以後,洛陽王氏就能借王阮和王玄策的勢了,有王阮這位雍王夫人和王玄策這位宰相弟子做靠山,洛陽王氏也勉強有了跟博陵崔氏叫板的資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