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2章 較技(下)(又是五千字大章)(1 / 2)

滿唐紅 聖誕稻草人 3615 字 2023-04-05




李元吉知道淩敬想說什麽,但卻陰沉著臉沒吭聲。

淩敬一定是想說闞棱這是在拚命。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闞棱這是在拚命。

隻是不知道礙於什麽原因,淩敬隻是一個勁的‘這這這’著,並沒有說出口。

有可能是礙於同僚的身份,不想墜了闞棱的威風;也有可能是礙於還沒有出現結果,不想過早的下結論。

李元吉有點後悔剛才一起之下把話說死了,不然現在他就能替闞棱認輸了。

闞棱之所以在跟尉遲恭拚命,一半的原因是想為他爭一口氣,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剛才在高台上說過不會認輸的話。

橫豎都是為了他,沒有半點原因是為了他自己。

李元吉再次在心裏抱怨了一句闞棱是個死心眼,然後衝任瑰遞了個眼神。

他已經說過了不會替手底下人認輸的話,那就沒辦法當眾食言而肥,所以隻能讓任瑰開口了。

任瑰資曆老,又成了河北道大行台的三把手,有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忤逆一下他的意思,替闞棱認輸。

至於說是讓他眼睜睜的看著闞棱為了爭一口毫無用處的氣去拚命,那根本不可能。

在這種場合中爭一口氣,根本影響不了任何東西。

隻會讓尉遲恭蒙羞,隻會讓李世民臉上不好看。

除此之外,並沒有任何益處。

說不定還會跟尉遲恭結仇,說不定還會被李世民惦記上。

所以這口氣不爭也罷,更沒必要拿性命去爭。

李元吉又不是什麽特別好麵子的人,也不怎麽在乎那虛無縹緲的麵子。

如果他舍棄麵子,能讓李建成和李世民放棄爭鬥,開始和睦相處的話,他會毫不猶豫的舍棄麵子。

可惜,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會發生。

他也不需要手底下的人為了給他爭個麵子,拿命去拚。

不止是他,後世絕大多數在社會上侵淫許久的人,都不可能為了個麵子,拿命去換。

不是說後世的絕大多數人不在乎麵子,而是後世的絕大多數人更清楚,命比麵子重要。

任瑰看到了李元吉的眼色,略微愣了一下,轉瞬間便明白了李元吉的意思,當即嗬嗬一笑道:“我看這一場是尉遲將軍贏了,不如就此罷手如何,再比試下去,恐怕要失了和氣了。”

說到此處,任瑰還特地看向李世民道:“想來殿下也不願意失去和氣,不是嗎?”

李世民目光在任瑰身上盤桓了一會兒,又看了一眼李元吉,才樂嗬嗬的道:“管公言之有理,我這就吩咐敬德罷手。”

在李世民看來,尉遲恭將闞棱已經打的夠慘了,已經占夠了便宜。

再打下去,闞棱九成九得重傷。

確實不能再打了。

當即,李世民就要吩咐人去讓尉遲恭罷手。

在較技場中比試的闞棱,似乎感受到了高台上的人替他認輸了,所以他大吼了一聲,完全放棄了防禦,拚著被尉遲恭重傷的代價,拎著刀對尉遲恭猛攻。

在不計代價的血拚下,他成功的在尉遲恭身上開出了一道大豁口。

自己也被尉遲恭的鐵骨朵砸斷了手,砸暈了過去。

李世民見此,直勾勾的瞪著眼睛,道:“真猛士也。”

同樣是垂死掙紮,杜如晦在淩敬已經留手的情況下還不死不休,那就是丟人,闞棱在尉遲恭沒有留手的情況下血拚,那就是猛士。

李世民作為一個統帥,作為一個馬背上的將軍,作為一個名將收集愛好者,自然是更喜好猛士。

所以毫不吝嗇的誇讚了一句。

李元吉心裏則在滴血,下意識的看向了謝叔方等人,希望謝叔方等人別像是闞棱這麽傻,但看到謝叔方等人目光變得既堅定又沉重了以後,心裏滴的血就更多了。

顯然,闞棱以死相拚的血鬥,給他們開了一個‘好頭’。

他們隨後要是撐不住就認輸,又或者磨洋工的話,那闞棱的血就白流了。

所以他們在隨後麵對‘挑戰’的時候,肯定會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拿出跟闞棱一樣的態度對待。

偏偏他在這種場合還不能勸。

因為尉遲恭找闞棱比試的時候,屬於以上克下,闞棱方方麵麵都處在弱勢的一方,闞棱不可能是尉遲恭的對手,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所以他勸闞棱,甚至說漲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也沒有人會覺得不對,更沒有人會覺得他這是慫。

但是謝叔方等人出去比試的時候,他就沒辦法說這種話,也不能說。

因為謝叔方等人的方方麵麵都不弱,無論是對上李世民手底下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會處在弱勢的一方,所以他不能對謝叔方等人說漲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

不然一定會被認為慫的。

也會墜了謝叔方等人的名頭,讓謝叔方等人心裏生出不滿的。

他不在乎麵子,也不在乎這口氣。

但謝叔方等人不一定不在乎。

所以他隻能看向淩敬,希望淩敬替他說幾句話。

淩敬感受到了他的目光以後,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

隻是淩敬報以苦笑,並沒有開口。

顯然,淩敬也知道這種話說出來,謝叔方等人會心生不滿,不願意得罪人。

“下一場我來吧!”

在李元吉從淩敬身上收回目光,吩咐人將淩敬抬回九龍潭山治傷以後,謝叔方也不等李世民再次開口張羅,果斷站起身主動請纓。

李世民麵對這種主動找上門找打的,自然是喜笑顏開,痛快的答應了謝叔方的請求。

並且招呼了一聲,問誰願意給謝叔方作陪。

一瞬間。

天策府眾將中身負國公爵位的,幾乎都站了起來。

李世民幾乎毫不猶豫的點了秦瓊的將,讓秦瓊為謝叔方作陪。

秦瓊比謝叔方年長了近一輪,武藝在謝叔方之上,手段也比謝叔方老辣,謝叔方幾乎是不可能戰勝秦瓊的。

如果再過十幾年,謝叔方倒是可以壓著秦瓊打。

畢竟,十幾年以後,秦瓊的巔峰期就過去了,而謝叔方的巔峰期就來了。

刨去秦瓊被重病纏身的事情不看,秦瓊也打不過謝叔方。

不是說秦瓊的武藝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是武將們年齡大了狀態都會下滑,即便是武藝、手段更高更老辣了,體力也不足以支撐他們跟正值壯年的武將比拚。

這就是將軍怕遲暮的原因。

不是將軍們怕老,而是怕老了,眼力、經驗、武藝、手段都到達化境了,體力卻沒辦法支撐他們再在戰場上稱雄了。

空有一身本領,卻使不出來,也沒辦法施展的那種煎熬、那種寂寥,才是將軍們最怕的。

可惜,這一場比試是沒辦法延遲到十數年後的,所以謝叔方隻能迎戰正處在巔峰期的秦瓊。

所以謝叔方注定會敗。

唯一能爭取的就是在敗之前,多給秦瓊造成了一點傷勢,多挽回一點顏麵。

謝叔方和秦瓊都不是拖拖拉拉的人,在決定了比試以後,果斷就拿著兵刃走到了較技場中,直接開始比試。

謝叔方使槍,秦瓊則取了一杆矛。

簡單的試探過以後,就開始了搏命似的比試。

秦瓊似乎知道謝叔方會像是闞棱一樣拿命拚,所以在試探過後,也毫不猶豫的開始拚命。

秦瓊充分的展示了什麽叫做獅子搏兔也得全力以赴。

李世民之所以讓秦瓊跟謝叔方比試,大概也是看中了秦瓊麵對任何對手都全力以赴的特點。

李世民是不希望秦瓊和謝叔方再打的像是尉遲恭和闞棱那麽慘,而是希望秦瓊能摧枯拉朽的蹂躪了對手。

事實證明,李世民的選擇是對的,秦瓊確實摧枯拉朽的戰勝了謝叔方,隻是結局跟李世民想的應該不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