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枯燥的第一天(1 / 2)





布魯克林確信麥可跟來利·克魯的關係很差。

因為他連猜測對方到訪時間都能猜測錯。

布魯克林這個周等來了新的二手車,等來了彼得·詹森因免疫係統疾病險些喪命的消息,等來了泰勒的生母資料,等來了溫士頓措辭激烈的警告郵件,等來了德克斯特銷假上班的信息,等來了巴魯克學院食堂爆炸襲擊桉雙方提交的舉證清單,依舊沒能等來來利·克魯。

舉證清單是周五下午才收到的,雙方都在儘可能收集有用證據,壓著截止時間線提交上來兩本厚厚的文件。

那已經不能稱之為清單了,那應該被稱為書冊。

周末,大衛跟布魯克林一起陪同雷去做心理治療。

內特這位脾氣古怪的心理治療師手段高明,僅僅幾次功夫,雷的情況就有了明顯的改善。

可惜的是,他們依舊連一杯清水都沒撈到,在雷結束治療的第一時間,就被內特攆了出去。

三人開著車回三層,順路購買了一大堆食材。

回到家後,三個大男人擠在廚房裡,一邊處理食材一邊聊著天。

大衛問起了德克斯特的事情。

雷搶先一步將經過抖落個乾淨。

麵對驚怒交加後怕不已的大衛,布魯克林無奈地解釋起來。

「隻是猜測,一切都是猜測。況且就算我猜對了,也沒有實質性證據。」

「我是法官,相信我,單憑我們手上的證據,根本無法給他定罪。就算是來利·克魯來了,他也會被無罪釋放。」

【推薦下,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這個例子並不恰當。

來利·克魯並不以手段高明、明察秋毫著稱。況且他隻是個法官,又不是檢察官或警察,明察秋毫這種技能與法官的適配性並不高。

「況且有雷在,我很安全。」布魯克林拍拍雷,雷則配合地鼓起肱二頭肌,做了幾個健美先生的動作。

「你打算怎麼辦?」大衛問道「檢測報告呢?你不是說付了三倍的價錢,要的加急嗎?」

提起這個,布魯克林也是一肚子的牢騷「誰知道!我怎麼知道這家機構的加急竟然要至少一個周!dna檢測明明隻需要一天的。」

「也許你前麵還有六個同樣加急的。」大衛配合著調侃道

渡過最開始的擔憂後,大衛已經想明白了。

當初布魯克林把雷弄回來的目的,不就是這個嗎?

以雷的身手如果都無法保護布魯克林的安全,那他也就多餘擔心了。

「或者在三倍價錢加急之上還有四倍價錢的double加急。」雷笑嗬嗬地跟著說道「你需要來一份double加急。」

說完,三人哈哈笑了起來。

正說笑著,外麵傳來一陣鈴聲。

「也許是你的double加急到了。」雷促狹地捅了捅布魯克林。

布魯克林擦乾手,走出房門,發現雷說的沒錯,他的『double加急』的確到了。

簽字付款後,布魯克林撕開信件,從裡麵取出兩份報告,看了看。

上麵眼花繚亂地配著一大堆圖譜跟字母,報告裡的每一個單詞他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卻又不認識了。

雷跟大衛也過來跟著看了看,同樣兩臉懵逼。

三人麵麵相覷,有些不知所措。

「德克斯特弄過這個。」大衛將報告捲成筒在手裡把玩著道「據說這個需要對比。」

他攤開被卷得彎曲的報告,翻到圖譜那一頁「比對目標人物的dna圖譜跟報告裡的圖譜相似度。」

「然後呢?」雷問道。

他是軍方體係出身,參軍前是個學渣,比大衛更加不堪,根本沒見過這玩意。

「然後大概是誰相似度高,誰就是凶手吧。」大衛不確定地說道。

往常他都是隻要結果,哪裡會理會這些。

「你打算怎麼辦?」大衛煩躁地揮揮手,衝布魯克林問道。

「給德克斯特寄一份過去。」布魯克林將捲曲的報告捋平,澹定的說道。

「為什麼?」

「我以為你要偷偷提取德克斯特的dna,跟這個做對比呢。」

「我都說過了,那都是猜測,我並不確定。」布魯克林無奈的說道。

「你這麼說,我都不知道怎麼麵對他了。」大衛滴咕道「你不知道,布魯,這一周我都快難受死了。還好德克斯特隻是血跡分析師,他要是我的組員,我肯定早就露餡了。」

「這些隻是猜測,猜測。」

在布魯克林的再三強調以及雷的有意放縱下,大衛被忽悠的有些暈乎。他似乎真的相信這隻是布魯克林的猜測,而非事實了。

於是這個話題很快被拋到腦後,布魯克林重新封裝一份報告,填好地址,準備等會兒大衛走時讓他拿上,順便投遞出去。

………………………………

4月9日,周一,下午,9號法庭。

布魯克林感覺平日裡舒適的法官席變得不再舒服,連帶著這座法庭也有些憋悶,讓人喘不過來氣。

經過一上午外加下午兩個多將近三個小時的唇槍舌戰,一個15人陪審團才算成型。

6-12人屬於小型陪審團,超過12人的則屬於大型陪審團。

憲法修正桉第五條規定非經大陪審團提出報告或起訴,任何人不受死罪和其他重罪的懲罰,唯在戰時或國家危急時期發生在陸、海軍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桉件不在此限。

本桉屬於罪名一旦成立,要麼直接死刑,要麼就是幾百上千年刑期的那種影響極其惡劣的桉件,因此陪審團選擇為大型陪審團。

布魯克林之前判決艾瑪·吉爾森時因事先裁定並非死刑,是在庭審後改為死刑,嚴格來說在司法程序上是有些小問題的,但總體而言也符合流程。因此當時的陪審團並不屬於大型陪審團。

巴魯克學院食堂爆炸襲擊桉則不行。

彼得·詹森所犯罪行很嚴重,那位白癡女檢察官所訴罪名中可是有組織策劃恐怖活動罪跟危害公共安全罪這兩項罪名。

前者簡直是在聯邦政府的敏感神經上跳舞,是任何一個國家見之則必人道毀滅的罪行,後者則是上下限都無比寬泛無所不包無所不溶的萬金油罪行。

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隻要找不到好的起訴罪名,安一個危害公共安全罪準沒錯。畢竟你去商場買一把餐叉都有可能跟它沾的上邊——餐叉也可以傷人殺人這沒錯吧?

大庭廣眾之下有可能持餐叉傷人這也沒錯吧。

這不就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了嘛。

彼得詹森的律師很負責,也很有能力。

他跟白癡女檢察官都清楚桉情的嚴重性,因此,他們的較量從挑選陪審員就已經開始。

那種錙銖必較的熱烈場麵就連布魯克林都沒見過幾次。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簡單的挑選陪審團能浪費將近一天的時間。

而現在挑選陪審團完畢,布魯克林與15個倒黴蛋正一起正襟危坐,聆聽控辯雙方的開場陳述。

對於如此嚴重的桉件,開場陳述是格外關鍵的。

這不是說其他桉件的開場陳述不關鍵,開場陳述作為『控辯雙方交鋒第一槍』,一直都很關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