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收獲的季節(1 / 2)





布魯克林在離開前被約翰·曼寧叫去談話。【Google搜索.com】

聯邦同樣存在尊師重道的習慣,隻是這種習慣並不如大洋彼岸那樣深厚。

如果是在大洋彼岸,即便布魯克林離開學校多年,再見到約翰·曼寧依舊會像老鼠遇見貓一樣,天然矮一截。

但在聯邦,布魯克林與約翰·曼寧的談話是更趨於平等地位的。

當然不會是絕對的平等,但這種不平等更多源自於兩者在司法界話語權的差距,而不是來自於師生身份。

約翰·曼寧對布魯克林·李這個學生記憶深刻,誇讚了他兩句,對他在爭奪來利·克魯遺產中的表現高度肯定,並讓布魯克林有時間可以回來開幾節公開課給學生們見見世麵。

近年來哈佛在與耶魯的第一之爭中長期落入下風,哈佛年青一代更是鮮少出現可用之才,布魯克林算是年輕一輩中走在最前麵的一位。

約翰·曼寧最後拍了拍布魯克林的肩膀,送他離開。

與約翰·曼寧分別,布魯克林趕回下榻的酒店,與鮑勃跟雷匯合。

這兩位沒有邀請函,是不被允許進入小禮堂參加聚會的。

事實上眾多與會之人也都沒有攜帶助理或秘書、助手參與會議。

布魯克林沒有將聚會內容說給他們聽,隻說了有個門檻很高的聚會,隻有持有邀請函的本人才能進入。

見布魯克林安然無恙地回來,雷也就放心了,穿上外套出去忙活自己的事兒去了。

鮑勃則跟雷打了個招呼,尋了一家酒吧玩兒到深夜。

………………………………

布魯克林離開哈佛時,已經是第二天。

他的心情很不平靜。

那場小型聚會代表了太多的東西。

在返回紐約的飛機上,布魯克林看到兩名大法官的調查結果就被公布在司法行為委員會官網上。

他們官復原職了。

第二巡回院的首席法官任命也已經下來——這比約翰·曼寧的估測還要早。

正是那位被約翰·曼寧點名的巡回二院法官,也是來利·克魯曾經的好搭檔。

布魯克林在會上與這位頂頭上司談了一會兒,發現對方態度很和藹。

這些都是小事情,重要的是約翰·曼寧跟那位貌似憨厚的耶魯教授後麵的態度。

他們要對fbi及廣播公司動手了!

約翰·曼寧沒有明確分配任務,指出誰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如何配合。但他給出了態度。

當哈佛跟耶魯合起夥來,這股力量任何人都不能小覷。

布魯克林毫不懷疑fbi跟廣播公司會栽個大跟頭。

布魯克林不知道他們對fbi跟廣播公司動手,是有幾分真心源自於來利·克魯,亦或是來利·克魯隻是個藉口。但這些都不重要。

提前知曉這個消息,他可以避免站錯隊,甚至獲得更多。

事實上現在布魯克林就收獲頗豐。

在紐約市上空的這場風暴中,他吃下了桌上最肥美的一盤菜餚,獲得了來自司法界的認可。

參與這場秘密集會,正是來自更高層次的接納。

並且從與會者們的態度來看,大家是抱有善意的,並不排斥布魯克林這個僅僅是聯邦地方法官的『小傢夥』。

除此之外,他最大的收獲就是鋪開關係網絡。

這場聚會讓他在一眾高層麵前露了臉,確定他加入『學院派』陣營,成為『學院派』的一員。

事實上他的履歷也註定他隻能加入『學院派』陣營,並且是『學院派』中的『哈佛』陣營。

學院派在聯邦司法界掌握著巨大的話語權。

前輩們早已用過人的智慧搭建好平台,鋪平道路。

在聯邦,想成為一名律師,是需要考取律師證的,隻有持有律師證才能執業。

想加入律所,是需要看出身的。

一位來自哈佛法學院的書呆子獲得大型律所青睞的概率要比一個經驗豐富的外來戶更高。

想成為法官是需要審核的,想要晉升同樣需要審核。

審核外來戶跟審核『自己人』的嚴謹程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外來戶可能需要審查法官的交際關係,翻找法官判決的卷宗,再查查有沒有被投訴的記錄,有沒有受到調查的記錄,有沒有不良記錄……

審核『自己人』就輕鬆多了,先電話通知,再見一麵,參加幾場酒會,抽兩份桉件卷宗,聽兩場庭審現場,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審核就結束了。

這種區別對待不僅僅在大洋彼岸存在,在聯邦,乃至全世界任何一個有人生活的角落裡都是普遍存在的。

除此之外,犯錯或受到非議,也不再是獨自支撐。

有什麼消息也會及時得到通知。

就像來利·克魯一樣。

學院派才不管來利·克魯是不是紅色,無緣無故的敢動來利·克魯,學院派就會代表整個司法界進行聲援。

如果沒有學院派的資源支撐,來利·克魯根本撐不到現在,可能早在幾年前fbi的清洗行動剛開始時就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

再反觀布魯克林,一次清洗行動的布局,一封小小的投訴信,一起並不高明的自殺桉,就差點兒斷送他的前程。

如果換做來利·克魯,他甚至不需要自己出麵,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這些都是加入『學院派』的隱形福利,布魯克林很快就會用得到,並且終身受益。

……………………

他們的行動比布魯克林想像的還要快。

9月3日,周一。

一大早,布魯克林來到法院時,就看到麥可被司法行為委員會的人帶走了。

一同被帶走的還有審理來利·克魯桉件的那位法官同事。

稍後鮑勃帶來最新消息:有人投訴麥可偽造身份,稱真正的麥可法官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身亡。

投訴人是真正麥可法官的家人。

法官同事被帶走的理由則是瀆職,收受賄l,妨礙司法公正,不公正判決……一長串的指控。

稍後,司法行為委員會的人帶走了這兩位辦公室內的全部物品,連辦公桌都沒剩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