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等級(1 / 2)





「其他大學呢?」

布魯克林問道。

他沒有冒然同意或反對。

「耶魯那幫叛徒第一當的好好的,當然不會選擇退出。」

約翰·曼寧語氣不善,有點兒吹胡子瞪眼睛的意思。

布魯克林沒在意約翰·曼寧的語氣。

從約翰·曼寧趕走巴裡留下自己那一刻起,老頭兒就已經被牢牢綁在他的船上了。

趕走巴裡是個艱難的決定,這意味著約翰·曼寧已經做出決定,他認為布魯克林的價值大過巴裡。

哪怕為了自己,約翰·曼寧此後也將一直支持布魯克林。

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約翰·曼寧趕走巴裡時其他人才沒有反對。

在座的眾人,或許會內鬥,但大多數還是明白事理的。

他們的地位來自於哈佛,哈佛倒了,對他們一點兒好處也沒有。

布魯克林是約翰·曼寧認為可以保住哈佛地位的人,他們願意相信約翰·曼寧的眼光,給布魯克林時間來證明。

「排名隻是虛名。」布魯克林斟酌著說道「放棄虛名,我們可以自主選擇錄取名額,挑選學生時,為我們可以單純地從學生潛力的角度出發,而不需要考慮排名之類的外部因素。」

「我認為應該退出。」

與上次參與聚會不同,這次布魯克林大膽發言,積極參與。

上次聚會,他隻是個剛跨入門檻的小嘍囉,就算他發言了,也不會引起重視。

現在不一樣。

現在他不僅要發言,還要積極發言,要表現出價值與能力,讓他們知道,選擇自己而不是巴裡,是正確的。

「法學院的現狀大家都見到了。」

布魯克林沒有點到為止,他繼續說道

「昨天我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公開課,對學生們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公開課上出了點兒小問題。」

「原本我沒意識到現在的法學生會連最基本的理性思考都做不到,我設計的教學大綱是按照我讀書時期的學生質量來的。結果它對現在的學生們來說,似乎有點兒太難了。」

「他們看不到問題的本質,甚至學不會獨立思考,理性思考,他們跟所有每天隻通過電視新聞了解信息的人一樣,已經被亂七八糟的信息蒙蔽了雙眼。」

「他們因為我支持保留死刑而對我的課程興致大減,進而對我這個人,我的思想,我的理念,我掌握的學識……我的一切全盤否定。」

「說實話,如果當時不是身處熟悉的教室裡,我還以為是在貧民窟裡,我麵前坐著的是一群流浪漢跟癮君子呢。」

布魯克林說的很直白,就差直接說這屆學生是一群蠢貨了。

「他們的大腦連最基本的處理信息,辨別真假都做不到,他們連克製自己的感性都做不到,坦白講,我不認為他們能為哈佛帶來什麼價值。」

「他們太呆板,反應太慢了。」

「哈佛法學院的排名隻吸引來一群蠢貨跟死腦筋,我認為不如放下這份榮譽,踏踏實實地挑選一些更有價值的學生。」

「我們的名氣通過數十年的積累,已經深入到人們心中,不需要的宣傳。」

布魯克林說完,其他人也在陸續發表看法。

布魯克林注意到一個現象。

發言的隻有會議桌旁的人,其他位置的人從進入禮堂後,不論是巴裡質疑約翰·曼寧讓他進入議會,還是現在正式討論議題,都沒人發言。

他們就好像不存在一樣,一聲不吭。

或者更準確地來說,他們隻帶了耳朵眼睛進入禮堂,嘴巴像是落在酒店了一樣。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按照布魯克林的理解,哈佛派的聚會應該是參照長老院與議會製度建立的,獲得進入禮堂資格的人都將被視為議會的成員,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提出議桉。

但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這樣的。

哈佛派的議會比長老院或議會製度更等級森嚴。

沒有坐在會議桌旁的人,似乎不具備發言資格。

這麼想來,上次他一言不發是對的。

這些是布魯克林觀察得到的推論,他不知道對不對。有關哈佛派的聚會規則與禮節也沒有人教他。

這麼想來,他似乎誤會了巴裡對他的膚色與族裔提出異議時其他人的表現。

會議桌旁的十六人代表了其他人的態度,但也不能完全認為所有人的觀點都是一致的,隻是少數服從多數。

哈!

還好禮堂裡的人多少都帶點兒腦子,不會出現什麼『憑什麼少數要服從多數』、『這是在歧視少數』的『精彩』戲碼。

布魯克林這麼想著,不自覺地扯了扯嘴角,抬頭發現約翰·曼寧正盯著自己,連忙抹平嘴角,裝作認真聆聽的樣子。

幾乎每個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當最後一個人開口說完後,約翰·曼寧才宣布舉手表決。

布魯克林暗暗觀察著,投了『同意』票。

這讓他想起了槍擊事件前的辯訴交易之爭。

當時約翰·曼寧特意給他打電話,要求他表態,並提醒他不能投棄權票。

布魯克林舉著手,環顧會議桌一周,發現的確沒人投棄權票。而約翰·曼寧宣布表決的方式也不是依次詢問『同意』與『反對』,而是隻詢問了『同意』。默認沒有舉手的人投的是反對票。

約翰·曼寧作為議長不參與投票,其他十五人的票型為8:7。

同意哈佛退出大學排名的提議以一票的微弱優勢勝出。

約翰·曼寧點點頭,示意大家放下手「下一項議題……」

布魯克林沒有再鬨出什麼麼蛾子,而是乖乖的順著會議流程,積極參與著。

他今天已經夠惹眼的了。

作為第一次參與哈佛派內部最高規格的議會的新人,布魯克林與其他普通新人還不一樣。

他是約翰·曼寧指定的繼任者。

這個身份讓他天然地獲得更多關注。其他老成員即便沒有競爭約翰·曼寧位置的心思,也會對他更加嚴厲。

他們看布魯克林的眼光裡天然就帶著審視,布魯克林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他們用放大鏡來觀察。

對布魯克林的要求也要比其他新人要更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