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心理戰(1 / 2)





帕特裡克的第二聲明顯沒控製好情緒,語調中帶出了明顯的不滿與羞惱。但他很快調整過來,接著用真誠的語氣道

“下次見到弗蘭克我可以問問他。”

他回答了上來,從邏輯上來講,也算圓了場麵。

但他的回答在這場緊張刺激的高端局中,隻能算是差強人意。

甚至另外兩名選手都不約而同在心裡給了個‘不及格’的打分。

這算什麼話?

下次見到問問?

你哪怕撒個慌,說‘我沒聽他這麼說過’呢,也比‘下次見到問問’強啊。

好在帕特裡克·內斯特並不是孤軍奮戰,他有個粗壯的大腿。

達裡爾·吉爾迪立刻恢複笑意,說道“我也聽說過這個弗蘭克,下次也帶我去見見。哈哈!!”

他將過分嚴肅的氣氛重新化為輕鬆。

隨著她笑出聲,原本凝滯的空氣都仿佛重新流動起來,整個會場重新恢複鮮活,一切都再度生動起來。

布魯克林默默觀察著周遭的一切,在心裡默默感歎著達裡爾·吉爾迪的氣場與自控力。

他今天屬於壓力之下的驟然爆發,屬於超常發揮。布魯克林雖然可能不如麥克萊德對自我的認知清晰且全麵,但至少他對自己的能力有很客觀的認知。

自己正常水平下能發揮什麼水平,他心知肚明。

絕對沒有剛剛表現的這麼強勁。

他剛剛可是硬頂著達裡爾·吉爾迪的壓力,反手給對方挖了個坑!

這會兒想想,他自己都不敢置信。

布魯克林不知道這種爆發能持續多久,回落後又能發揮出正常水準的幾分。因此,他必須立刻中止談判,重新準備。

昨天晚上他看了一晚上的資料,但那畢竟隻是資料。

今天見到達裡爾·吉爾迪本人,布魯克林很確定,他昨晚想的太簡單了,把達裡爾·吉爾迪想的太簡單了!

達裡爾·吉爾迪,將是他遇到的最難纏的,最大的對手。

布魯克林甚至都不確定,他還能不能見到第二個達裡爾·吉爾迪。

這讓他想起了幾年前剛剛見到那位來自華府的,開了一家微表情分析公司的,要把公司搬到紐約來的莫名其妙的家夥。

當時麵對萊特曼博士,他也有一樣的壓力。

達裡爾·吉爾迪簡直是萊特曼全方位加強的超級plus版。

會議室內的局麵開始變得有意思起來。

一個玩兒命想走,百般推脫,就是不想在今天談一個單詞的正事兒。

另一個竭力挽留,卻又隻是拉著聊些家長裡短,天南海北,就是不往正事兒上扯。

如此拉扯到中午,原本就算是正常會談也該暫停的時間,達裡爾·吉爾迪終於鬆口,放布魯克林離開。

坐在車上,布魯克林感覺十分疲憊,他現在什麼都不想思考,隻想回家,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他的臉色十分陰沉。

達裡爾·吉爾迪的用意布魯克林已經猜到了幾分。

作為段位超越布魯克林的存在,達裡爾·吉爾迪怎麼可能隻是使用簡單的疲敵之策?

布魯克林曾在曼哈頓酒店會議上使出類似的策略,拖到安東尼跟伯克受不了。

達裡爾·吉爾迪可不僅僅是這麼想的。

他留布魯克林在會場,卻又隻是拉著他東聊西聊,就是不開啟談判,硬生生把時間拖到中午。

讓布魯克林疲憊隻是微不足道的順帶的目的,他更大的目的是重創布魯克林的心理。

達裡爾·吉爾迪顯然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能給人造成多大的壓力。

他留住布魯克林不讓他離開,就是要讓布魯克林時刻處於這種壓力之下,反複折磨。讓布魯克林在如此疲憊的狀態下還要時刻緊繃著。

這會讓布魯克林變得異常敏感,也會異常疲憊。

這種疲憊不光是身體上的,還有心靈上的。這種疲憊會烙印在心裡,以至於以後隻要見到類似的場景或人就會喚醒疲憊感,讓人下意識地避免去與之接觸。

用一上午時間換布魯克林的畏懼,劃不劃算?

布魯克林自己都覺得劃算。

他並不畏懼達裡爾·吉爾迪,可他的身體產生的保護機製會違背他的意誌,讓他畏懼。

人類的身體並不總是如臂指使,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打顫。

人的主觀意識並不想哆嗦,可人的身體是會不由自主地去哆嗦。

同樣的道理。

布魯克林並不怕達裡爾·吉爾迪,可他的身體會怕達裡爾·吉爾迪。

布魯克林躺在後座上,仰著頭閉上眼睛,抬起手捏了捏眉間。

哈裡森透過後視鏡看到了布魯克林臉上的疲憊,伸手準備關閉廣播。

“……或許是受到雪城慘案的衝擊,NYpt最近被罵的很慘,這讓他們神經緊繃,在這次布魯克林大橋連環車禍中表現異常積極,隻過去不到二十四小時就已經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調查進展……”

布魯克林睜開眼,坐了起來。

哈裡森很有眼色地收回了準備關閉廣播的手。

自從‘早安紐約’的當家主持人引爆了一顆大炸彈後直接跑路去歐洲後,紐約的廣播業出現了不小的變動。

本來‘早安紐約’就是早高峰時間段無敵的節目,它的時間特性令它隻在早高峰時間段威風,並不能做到全天候製霸紐約廣播界。

真正更靠近這一成就的,其實是‘紐約之聲’。

‘紐約之聲’唯一不如‘早安紐約’的就是早高峰時期。

現在‘早安紐約’的當家主持人走了,‘紐約之聲’仿佛看到了全天候製霸紐約廣播界的希望,正牟足了勁兒衝擊‘早安紐約’呢。

最近‘紐約之聲’的節目製作愈發用心了,具體到新聞板塊,表現為許多新聞報道都是全紐約第一家報道的媒體,且新聞稿精煉簡潔,在不改變新聞本身含義的情況下,儘量降低聽眾理解門檻的同時,確保用詞準確,表達標準,簡練而高效,從不注水騙稿費……

僅僅兩天時間,‘早安紐約’就已經開始流失聽眾了。

布魯克林就是明證之一。

‘紐約之聲’的做法簡直太附和他的胃口了。

他平常的時間非常寶貴,幾乎沒有時間專門拿出來看新聞,坐車上的時間也很有限,‘紐約之聲’此舉無疑會讓布魯克林在相同的時間裡收聽到更多條的新聞報道。

雪城慘案跟布魯克林大橋連環車禍是近期以及未來幾天紐約最火熱的話題,即便如此,‘紐約之聲’在報道NYpd的新聞發布會時,也僅僅隻用了五分鐘時間。

布魯克林靜靜地聽著,得益於‘紐約之聲’神秘撰稿人的寫作水平,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了弗蘭克在他被達裡爾·吉爾迪拖住的時間裡都在做什麼。

弗蘭克聽起來表現的很正常,召開發布會,彙報調查情況與基本調查方向,表示哀悼,表達決心。

這都是應有之義。

布魯克林沒聽出什麼不同來。

“去貝爾維尤公立醫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