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提高待遇(1 / 2)





「有木作的人嗎」楊凡問道。【,無錯章節閱讀】

木作是造船廠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部門,比漆作、銅鐵作、帆索作、撚作等龐大太多。

絕大多數木材都是他們處理的。

然後船工們再組裝上去。

「老朽唐大膽,添做木作總匠頭」一個身材高大的老人上前一步抱拳說話。楊凡看去,老人紅臉膛,一頭白發,身體強健高大,足有五尺七寸,聲若洪鐘。

「唐師傅,咱們廠現在造船是用搭接法還是用縫接法」楊凡問道。

沒想到楊凡問了這麼專業的一個問題,唐大膽明顯愣了一下。

趕緊恭敬的回答道:「東主,現在大型的船舶一般都用縫接法,如果是小型船舶則用搭接法。咱們廠很久沒有造大型的船舶了,現在造小漁船都是用搭接法來造,這樣造成本更低。」

「縫接法工藝還在嗎,沒有失傳吧」楊凡將來是要造大船的,他對這個技術比較關心。

「東主放心,這些技術都在,隻要有訂單,隨時可以造大船。」

造船從工序上來說,一般先要鋪設龍骨,完成龍骨鋪設後,開始從龍骨向兩側安裝船肋,多用天然彎曲的粗木材方柱。

船肋做好後,還要在兩邊船肋的中間、上方安裝連接的橫樑。

形成一個連接在龍骨上的半圓形結構。

從船頭到船尾,依次就是大大小小的這種半圓形結構。橫樑上鋪設甲板,從最上麵到最下麵分別是第一層甲板、第二層甲板以此類推。

而半圓形結構內部用船板上下完全封閉,就是水密隔倉。從船頭到船尾,依次是第一倉、第二倉、以此類推。

而船肋的外側則要從船頭向船尾方向,縱向貼上船壁板。這些壁板就是我們從外邊看到的船殼。

搭接法和縫接法就是貼船板的兩種方式。

所謂搭接法就是就要在外邊安裝船板時,上邊的船板壓著下邊的船板安裝,就像我們房子頂上瓦片安裝一樣,上邊瓦片搭在下邊瓦片上。

這樣做的好處是安裝簡單,用釘子釘上就行。造船速度很快。船板間的縫隙非常小,甚至可以做到沒有縫隙。後期防滲水工序簡單,成本低。

但是搭接法有個問題,就是隻能搭接一層船板,不能多層船板同時採用搭接的方式。

如果造小船,貼一層船板沒有問題,便宜,輕便,省下來的重量可以增加載重。

但是大型船舶的船板也是受力部件,尤其是在遠洋船舶上,為了堅固,需要採取多層船板內外交錯排列,這樣根本沒法搭接,就必須使用縫接法,也就是上下船板之間是平行對接的,這樣就會有縫隙。

每安裝一層船板後就要需要撚作的人,把撚料填進縫隙來防水。

木製船的船板間都有縫兒,基於熱脹冷縮的原理,經過一冬的冷縮,縫兒會更為明顯。所以開春時是添加撚料的最佳時間,天熱後,船板膨脹,會把縫隙壓縮的更緊,達到最好的防止滲水效果。

舊船一般都會在開春時維修,刮船底的藤壺、換腐壞糟朽的船板和構件,還有就是重新填撚料。

新船也會選擇在這個季節填撚料,這時效果最好。

因此,無論新船、舊船,下水之前都得把這些縫隙堵嚴,稱為撚船。撚船用的是石灰和桐油混合而成的膩子,用鐵錘和鑿子一點點的把撚料鑿進縫隙。這是一個真正的技術活,沒過多年的經驗和老師傅手把手教授,根本乾不了。

普通船舶,一兩年不撚,船就會漏水。所以木船的維護費用是很高的。

「撚作的人在嗎」楊凡問道,既然縫接法沒有問題,那就要了解一下,船廠撚作的水平。

漏水的船可不敢下水。

「老朽陳老鼠是撚作大匠師,乾這行有四十年了,東主放心,老朽這手藝在這北塘口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這匠師一臉自傲的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