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火門槍、火繩槍、燧發槍的進化一(1 / 2)





中午時分,張疙瘩站在東山營地的檢閱台上,看著集結起來的六百團練老兵,他們都是經歷過亂石灘血戰的骨乾。

老兵們後邊是一千兩百名新近訓練出來的各個村子的民兵。還有一百人的興禾學校的學生。

一千餘人動員起來的民夫,他們負責運輸輜重物資、趕車、照顧馬匹牲畜。

「全體都有了,重新混編整隊,老兵們按照之前的職務把小隊重新建立起來,做過小隊長和中隊長的都到前邊來。」張疙瘩大聲喊道。

很快軍官們都走了出來,站到張疙瘩身後。

原來的伍長和夥長們組織隊伍,補充民兵,重新組成了六十個小隊。

每個小隊,分成三個夥,一夥十人。

第一夥裝備立式盾牌和腰刀和長槍。主要是民兵組成。

第二夥裝備老式的九連發火門槍。主要是民兵組成。

第三夥裝備新製造出來的燧發槍步槍,主要是老兵組成。

除了這六十個夥以外,東山營地還有一個炮營,楊凡把上次繳獲的十門大銅炮安裝在炮車上,裝備了一個野戰炮營。不過這個楊凡不準備現在暴露,這些人先按照陸軍的炮營訓練,作為炮兵教導隊使用。負責培訓後續的炮手。

等北塘造船廠的飛剪船成熟了,楊凡準備把這十門炮安裝到飛剪船上,畢竟出海沒有火炮就是等於給海盜送錢。

關於火槍的下一步發展,楊凡也有些糾結,因為他知道武器的每一次進步都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對於是否跳過火繩槍直接發展燧發槍,他有些猶豫不決。

楊凡諮詢過槍炮與玫瑰群的軍友們。

各位大神詳細的給楊凡解答了這個問題。

美第奇家族的美少女:火門槍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最好是兩人一組,一個端著槍瞄準,一個人負責點火。

後來發展出來的後期火門槍,都帶一個鉤子,用來勾住城牆作為一個支撐點,另一隻手好用來點火。

所以當初發展火繩槍的主要目地就是為了解放右手,用來瞄準和擊發。

一手托著步槍的護木,一手握著手柄,手指扣下扳機,火繩落下點燃火藥發射。這樣就把實際上需要兩個人才能完成瞄準和發射的活門槍,變成了一個人就能發射的火繩槍。(楊凡的九連發火門槍是特殊的,不是正經火門槍。)

火繩槍的扳機結構是從中國發明的弩機的扳機結構發展而來的。

楊十一郎(楊凡):火繩槍之所以能取代火門槍,有哪些優點。

索倫大帝:火繩槍優點相對上一代的火門槍是劃時代的,早期的火門槍是鑄銅的或者鑄鐵的,非常短,火藥行程不長,射程近。

原因呢,一個是鑄造技術當時不過關,槍管不能做太長。另外,當時的火藥很爛,威力不行,短槍管夠用了,槍管長了也沒有意義。白白增加成本和重量。

後來火藥進步了,但是槍管還是老樣子,鑄造的有很多氣泡和裂縫,很容易炸膛,所以不敢多裝藥。有效射程也就三十米,直射距離才十米左右。

後期的火門槍,開始用熟鐵卷在鋼柱上,打製槍管。熟鐵軟,通過敲打可以把氣泡和裂縫擠出去,得到致密的槍管。再通過淬火增加硬度,這樣就可以加長槍管和增加發射藥了。

法老的持拖鞋官:這時候,另一個問題出現了,就是兩人組合發射火門槍實在是不方便。於是有人從弩的扳機上得到了靈感,把扳機裝到火門槍上,這樣就可以省掉一個人,同時解放了一隻手,一個人完成裝填、瞄準和發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