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皇城北大街開發權(1 / 2)





陶姑姑沒說話,先嘆了口氣。

「皇後娘娘很不容易啊,這十來年,朝中接連發生大事,搞得內庫空虛,以前神廟的時候,還能收點礦稅。攢下了些家底兒,等到光宗朝基本都花了,熹宗朝雖然弄了兩千萬兩,但是趕上遼東不穩,也潑水似的花了出去。現在宮裡也沒個正經營生,全靠皇莊那點地,這幾年也不下雨,打不了幾鬥糧食。」

雙喜也在旁邊嘆口氣說道:「魏督公放開了招人,搞得內廷現在養了八萬多宦官,夥食供應不過來,日有餓死者。我們這些身體殘缺的可憐人,進宮不就是為了碗飯嗎。」說著不禁垂下淚來。

楊凡和小娘皮對視一眼,這兩貨跑來賣慘,分明是皇後娘娘想分一杯羹。不過要是能把皇後娘娘拉進來也沒有壞處,以後再找皇後辦事,可以就方便多了,畢竟大夥兒都是股東嗎。

「沒想到宮裡這麼困難,你們怎麼不早說,我這個人,沒什麼學問,但經商賺錢的本事還是有一些的,不如讓宮裡入一股,保證一年幾萬兩銀子的收益。」

雙喜和陶姑姑頓時喜上眉梢,陶姑姑有些不好意的說道:「那怎麼好意思呢,皇家怎麼好占臣子的便宜呢。」

「主憂臣辱啊,我要是早知道皇後娘娘對經商不不牴觸,早就請娘娘也投些銀子了,一年下來多了不說幾萬兩的收益還是有的。」

陶姑姑又有些發愁道:「難得楊僉事對皇家的一片忠心,可惜現在內庫這幾十萬兩銀子,根本不敢動啊,萬一有個突發的事情,拿不出錢來,會誤了大事的。楊僉事,要是別的方式都好說,就是這銀子實在是為難。」

楊凡點了點頭,這事情本就在意料之中,之前給內操發軍餉的時候,他就知道了,現在朝廷內外財政非常吃緊。他也沒指望內庫真能撥出銀子來。但不要點好處可不行,一件事情怎麼開始的就會影響到之後的很多事,打下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不能讓他們養成伸手白要的壞習慣。

「陶姑姑聽口音是京裡人吧。」楊凡喝了口茶,客氣的問道。

陶姑姑有點沒頭沒腦,不知道楊凡問這個乾嘛。

「不錯,我祖籍是軍戶,老家在京畿邊上的香河縣,從爺爺那輩調動到京營,我就在西城西絨線胡同長大的,算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陶姑姑說道。

「姑姑有沒有覺得,這京城東西城交通不太方便。」楊凡說道。「我聽說好多人住在西城,一輩子沒去過東城,好多人住在東城,一輩子沒去過西城。」

「楊僉事您這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確實東西城不好走,主要是道路都被皇城從中間隔開了,要繞行很遠,而且沒有大路都是胡同。」

「所以,我覺得如果把皇城北大街重新修一下,把路麵拓寬成雙向十個馬車車道,再加上人行道和植樹的綠化帶。地麵硬化,加上下水道排水係統。兩頭延伸到城牆下,這樣大概總長度13裡多點。可以連通南北方向的十幾條主要乾道,這樣整個京城的交通就盤活了,以後東西城都可以從這條主路上非常方便的往來。」楊凡說道。

「修路要花很多錢的。楊僉事您出這筆錢怎麼賺回來呢。」陶姑姑不解的問道。

「隻要把道路兩旁各一裡地的開發權給我就行,我就能賺得回來。我會拆除原有的建築,重新規劃小區和沿街的商業建築。」楊凡說道。

「那如果把這條路的開發權給你,那入股的事情?」陶姑姑問道。

「如果把開發權給我,允許我來拆遷,重新開發,興禾超市可以給娘娘兩成股份,不用娘娘投入一個銅錢。」楊凡說道。

二人一聽頓時喜不自勝,可以回去交差了。

「這條路在皇城北這一片還好,尤其是鼓樓前和鼓樓東西街都是商家店鋪,楊僉事要延伸到城牆下,要穿過貧民區,他們一家三代人也就兩三間房,拆了他們的房,給的錢就怕買不來房,他們一家恐怕無處安身。」陶姑姑雖然很歡喜,但是她是京城人知道這條路兩頭都是貧民的棚戶區,擔心楊凡強拆惹出亂子。

楊凡考慮了一下,拆遷在哪裡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必須要妥善解決。

他見過這種事很多,一家人住在大雜院,八平米平房,一平米你給三十萬給人家拆了,240萬看著很多,根本不夠在京城買房。

「如果住房麵積大的按照麵積給錢或者給房,如果三代一間房,那就按人口給房,我會在南城的荒地裡修建大批筒子樓,把他們拆遷安置到那邊,有勞動能力的人,還可能會優先招工。總之我會妥善安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