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皇帝和文官的鬥爭二(1 / 2)





「成祖晚年再次出現了太祖一樣的立儲難題,太子肥胖,他不喜歡,尤其是太子是文官支持的,他更不喜歡。而漢王是軍隊支持的。最終他選擇了把皇孫交給軍隊的人來培養。以安撫軍隊的勢力,畢竟靖難之役他是欠了軍隊的情的。」

楊凡說道:「我翻史書說是成祖在第五次北征蒙古返程時突然薨逝,當時隨架的文官秘不發喪,三個月後到了北京才發喪。成祖之死不會也有問題吧。」

林月如搖了搖頭,說道:「我私下查過東廠的密檔,涉及到當時情況的資料都離奇失蹤了,這件事可能永遠也搞不清楚了,太祖和成祖都是突然薨逝的,一點征兆都沒有,太祖那時當天入殮,七天入葬,嚴禁太子的子女來奔喪。不準任何人瞻仰遺容,當時在太祖宮裡的所有太監和宮女都失蹤了。建文帝是火速登基的。真像就隻有建文帝這些人知道了。」

楊凡嘆口氣說道:「成祖大帝英雄一世,沒想到居然事後被文臣像趙高對付秦始皇一樣秘不發喪。後來也是文臣培養的子孫繼位,不能不讓人懷疑,太祖和成祖的薨逝都有內幕。」

「洪熙皇帝繼位後,文官的要求他都照辦了,但有一件事他沒有同意。那就是遷都回南京。」林月如說道。

看到楊凡皺眉,林月如等待了一會,讓楊凡想明白這裡邊的彎彎繞繞。

「其實,太祖當時就已經意識到了南京是文官的大本營,他們勢力太大,對皇帝威脅也太大。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遷都。當時,太祖的意思是回漢唐的故都長安。當時他還派了太子朱標去西安考察。」

楊凡第一次聽說還有這段秘聞。忍不住問道:「後來太祖為什麼放棄了呢。」

林月如嘆了口氣說道:「不是太祖自己放棄的,而是出了大事了。」

楊凡問道:「什麼事情還能比遷都重要。能影響遷都。」

林月如一字一字的說道:「太子朱標從西安考察完畢,返回南京,突然死了,毫無征兆的突然死了。」

楊凡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些文官太沒有底線了,簡直就是人渣,國家要是交給他們早晚得讓他們禍害黃了。

楊凡點點頭,「我有些理解成祖為什麼遷都北平了。」

林月如繼續說道:「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以後,朱元璋的長子、長孫、二兒子、三兒子陸續死亡。洪武十五年,馬皇後死亡。馬皇後死後不久,隻有五六歲的朱雄英也夭折了。朱雄英是太子朱標的長子。這些人都死因不明,成祖還敢在南京待著嗎。」

楊凡問道:「這麼說,成祖一死,文官就開始逼迫洪熙皇帝遷都回南京了。」

林月如說道:「這又是一樁歷史迷案,洪熙皇帝深夜和文官爆發激烈衝突,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我能看到的記錄隻有,他下令殿前武士毆打那個文官,幾乎打死,然後扔進詔獄。後來文官集團的人買通錦衣衛送了一個大夫進去,才保住性命。然後僅僅一天,第二天洪熙皇帝緊急召去南京祭祖的太子朱瞻基回京,當晚他就在宮裡暴斃了。」

楊凡默然,這很可能又是文官做的好事,隻是不知道他們到底談的什麼。

林月如有些悲傷的說道:「洪熙皇帝人很好的,他是一個好人。雖然很胖,但脾氣非常好,待人溫和有禮,父親不喜歡他,弟弟擠兌他,他特別能忍耐,總是與人為善,從來沒有人在他那裡受到過不公正的對待。他登基後,文官要廢除下西洋,他聽了,把船和海圖檔案都燒了,把工匠吏卒全部遣散。文官要裁軍,好整軍隊裡的頭頭,安插自己的人控製軍隊,他也認了。文官要給建文那夥人平反,他不僅平反,還把流放的家人都找回來,發還抄家的財產。最後不知道哪點沒有能滿足這些貪婪的文官,就,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