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草原之城(1 / 2)





看到了安三溪,三十個百夫長,集體下馬,狂奔過來,跑到安三溪三步前,整齊劃一的單腿下跪,用右手撫胸, 低頭恭敬的說道:「屬下參加哲別。」

「快起來,都起來,你們都是我的好兄弟,」安三溪也紅了眼睛。「沒想到還有在草原上再見麵的一天。」

「哲別,我們帶著部落和家小馬不停蹄的來追隨您的腳步,請帶領我們去討伐那些背叛王爺的人吧,讓他們為他們的背信棄義付出代價。」木青驢大聲說道。

「我的兄弟,你們放心,公主在這裡, 我們先招兵買馬,然後一個一個的去找那些害死王爺的人算帳,他們一個也跑不了。我在這裡對長生天發誓,就是追到天的儘頭,也要他們一一擒獲,獻祭在王爺和王妃的靈前。」

「原為哲別效死」

「色愣格,殺牛,宰羊,搬出梨花白酒,我要和兄弟們開懷暢飲,以慰十年離別之情。」

當天,部落裡縱情狂歡,一壇壇的烈酒被打開,一隻隻烤羊滋滋的冒著油, 無數的烤饢餅被抬了上來。

他的兄弟們, 一個個都喝的酩酊大醉。人人都非常開心。公主也出來接受了大家的拜見, 喝了大家敬獻的馬奶酒。

安三溪殺羊一點也不心疼,儘管他現在不富裕,人多,牲畜少。

楊凡已經承諾提供足夠的糧食。不要擔心吃的。放開了招兵買馬,招降納叛。

楊凡還計劃要把牛羊牲畜全部換掉。以此提高生產力,改善牧民的生活。這比什麼都重要。比什麼都有說服力。

羊要換細毛羊,這個細毛可以發展紡織業。現在的本土羊毛太硬,做衣服紮皮膚,不舒服。隻能用來做毛氈。

牛要換成三河黑白花奶牛,這個產奶特別多。遠遠超過本地牛。一年產奶四噸以上。退役後還可以做肉牛。

除了本地馬匹,還要增加頓河馬和阿拉伯馬。繁衍出雜交的品種,逐步發展出適合本地環境的優良馬匹。

以後,圍繞著城堡,將打井灌既,種植高營養的牧草,製作長期保存的青儲飼料。保證一年四季都可以定居飼養牲畜。

採石場那邊有數百名被抓獲的草原馬賊做苦工,苦力們用鋼釺打眼兒,士兵用化肥炸藥填充,然後炸山,用採下來的石料修建房屋。讓牧民定居下來。

這樣同樣一塊草場的載畜量就會極大的提高,用較小的麵積養活更多的人。

現在草原上的方式, 三千畝地的草場才能養活一個家庭。也就是兩平方公裡左右的地塊, 而且要一年四季轉移遊牧,以免破壞了草根,明年這裡就變成荒漠了。

這樣看來至少要十平方公裡才夠一個家庭遊牧所需。所以草原上的人很少,始終發展不起來。

牧業想要大發展,需要大批有經驗的牧民。楊凡需要把牧民從台吉、牧主那裡勾引過來。來給他放羊。

楊凡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解決千百年來,草原入侵中原的難題。

那就是定居,農牧結合,發展集體經濟。改為飼養新品種的牛羊,發展毛紡織工業。這樣內地就會成為草原的貿易夥伴,而不是掠奪的對象。

牧民習慣了依靠貿易而不是戰爭來獲取冬季的食物,才能真正的熄滅長城沿線的戰火。

這三千戶牧民是安三溪當年部下的家卷。

他們還帶來了很多土爾扈特部眾,他們聽說了哲別事跡,對哲別的主張和立場十分向往。

願意過來投奔的牧民和奴隸滿坑滿穀,隻是沒有機會逃走罷了。

他們早已受夠了那些腦滿腸肥的台吉們,聽說哲別給大家分牛羊,牧地。人人都按勞分配。無數人跟著跑來了。

安三溪開心的不得了,這一下子就帶過來了一萬戶牧民。

讓土爾扈特部和鄂爾多斯部損失慘重。安三溪準備向西再推進一下,打掉和土爾扈特部之間的幾個部落,吞併他們。

這樣就可以把人口擴大到十萬人。十萬人,就是妥妥的大部落了。

林丹汗的察哈爾部全部人口也不會超過六十萬人。他們有十萬騎兵已經是草原上最強大的力量了。

根據楊凡的計劃,今後,這裡的草原將農牧結合。還要發展毛紡織、皮革、肉類加工等輕工業。

這一帶草場其實不錯,就是離長城太近,蒙古部族都不願意在這裡多待。感覺不安全。

這些年天氣變冷,而且乾旱,如果采地下水灌既,種植優等苜蓿和甜杆兒,然後在秋季時做成青儲飼料。足夠牲畜吃一個冬天。

冬季再把牲畜裝進石頭房屋裡邊,即使沒有取暖,也可以讓牲畜在室內安然的度過冬天。

畢竟石頭房子擋住了寒風。青儲飼料提供了充足的營養。即使冬天出生的牲畜也能活下去。

況且,內蒙古這裡就不缺少煤礦,露天的小煤礦遍地都是,遵化不缺鐵,可以提供數以十萬計的鐵爐子。不論是人,還是牲畜的取暖都不是問題。

第二天,安三溪把第一批建成的筒子樓分配給了這三千戶牧民。這些筒子樓圍繞在他的軍營外圍。

能住在這裡的都是軍官,還有一些行政人員。包括楊凡派駐這裡的何種商業機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