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逃散吧四(1 / 2)





「劉鴻訓可能保不住了,我們要做好放棄他的準備」錢龍錫沉痛的說道。【Google搜索.com】

崇禎上台後,用抽簽的方式,重新確定了內閣成員。

內閣一共九名閣老。

分別是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普、來宗道、楊景辰、周道登、李標、錢龍錫、劉鴻訓等人。

新皇帝確立不久,朝廷裡閹黨出身的官員太多。魏忠賢雖然已去,但是閹黨勢力極其龐大,皇帝為了穩定朝局,也隻能繼續使其中部分非核心人員。

對於這些閣臣的黑歷史,崇禎心裡是有數的,當時不予追究,隻不過是先求個穩定,留待日後清查。

幾個月後,崇禎就開始調整各地和京城的青年禦史。此時到了和閹黨逆桉算總帳的時候了。

一個月之間,內閣大動盪,大換血。

施鳳來、張瑞圖、來宗道、楊景辰下台。

黃立極作為閹黨內閣的首輔,因為在崇禎上台的問題上暗中兩邊下注,皇帝承他的人情,特許他自己辭職,沒有法辦追究。

按照崇禎當時的想法,這些閹黨一個也不要放過。

但關鍵時候,東林的人也慫了,沒有人願意為了集體犧牲自己。

誰都知道,這件事辦成了,自己也沒有好下場。

閹黨的勢力在哪裡擺著呢,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既然上台了,多少好事還來不及去處理,沒有一個人願意在去處理這些費力不討好,搞不好弄自己一身屎的破事兒。

全都推諉,避重就輕,隨便處理些小貓兩三隻交差。

但皇帝那裡可不好湖弄。

崇禎元年六月,朱由檢在平台召見閣臣及刑部、都察院主官時,審閱他們報上來的閹黨逆桉名單,很不滿意,責問:「張瑞圖、來宗道何以不處?」

閣臣回應說,沒有事實依據,找不到證據。

朱由檢當時非常不高興。繼續追問一句:「(張)瑞圖以善寫為璫所愛,(來)宗道為(崔)呈秀母祭文,稱『在天之靈』,可惡何如?」

由於他的堅持,張瑞圖、來宗道終於同顧秉謙、馮銓等列入逆桉的第四類,贖徒為民。黃立極、施鳳來、楊景辰則列入逆桉的第五類,照祠頌不謹例,冠帶閒住。

這樣內閣的閣臣就剩下了李標、錢龍錫、李國普、周道登、劉鴻訓等五人。

這其中周道登能力極差、簡直就是草包。可見抓鬮抓出來的閣老出現一個不靠譜的也很正常。他也很快離職。

他的離職不是因為他和閹黨有牽連,而是因為他純粹是一個濫竽充數之人。崇禎皇帝初登大寶,正是勵精圖治,雄心萬丈之時,怎麼可能容忍一個草包在內閣混日子。

此人不學無術,奏對鄙淺,朝中傳為茶餘飯後的笑話,就連市井之中都知道周閣老的種種傻缺之事。

皇帝某日赴經延,問閣臣:「宰相須用讀書人,當作何解?」周道登瞠目結舌,少頃才說:「容臣等到閣中查明回奏。」

皇帝臉上略有慍色,繼而又微笑如故,問道:「近來諸臣奏內多有『情麵』二字,何謂情麵?」周道登不好意思再說「查明回奏」,隻好硬著頭皮回答:「情麵者,麵情之謂也。」說了等於沒說,左右同僚匿笑不止。

皇帝心裡氣的大罵這個草包,簡直就是屍位素餐,浪費國帑。他不久因遭彈劾而罷歸。

這樣,內閣就剩下四個人了。其中李國普還是閹黨的那屆內閣老成員。內閣輔臣中,隻有李國比較有政見,又有忠厚長者之風。

當年魏忠賢指使劉誌選誣陷國丈張國紀,企圖動搖中宮,幫助客氏徹底掌握後宮。他能夠冒著得罪魏忠賢和客氏的風險,仗義執言,維護張皇後,實屬不易。天啟皇帝沒有廢黜皇後張嫣他是有功勞的。

崇禎最終能夠平安繼位,張皇後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實際上,此時的內閣,四個人中,三個是東林的人。李標是首輔,錢龍錫是次輔,劉鴻訓是閣臣。

錢謙益有些吃驚,劉鴻訓之前深得崇禎信任,是崇禎三次派人,三顧茅廬請出山的,怎麼錢龍錫說劉鴻訓也要出事。

劉鴻訓,字默承,號青嶽,山東長山人。

萬曆四十一年進士,累官少詹事。

天啟六年,因忤逆璫而斥革為民。他是因為反對魏忠賢而被革職,之後一直在老家閒置不用。

崇禎繼位後,為了改變閹黨獨大的形勢,三次征召劉鴻訓,劉鴻訓都拒絕出山。

後來崇禎親自派人去請劉鴻訓,給足的養望的機會這才出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

錢謙益皺眉道:「可是袁督師討餉一事,陛下還在生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