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轟動京城的長跑(1 / 2)





此時,城外密密麻麻的都是人的腦袋在晃動,好多人還在交談。俗話說人過一百駕車拄拐,人過一千遮雲蔽天,人過一萬無邊無岸。

今天京營的下級官兵基本都來了,估計足足有十二萬人以上,甚至可能有十四五萬人。

楊凡倒是沒有什麼出奇的。這些人都是奔著十斤玉米麵來的。

京城裡,官員三分之一、軍戶三分之一、小民百姓三分之一。合計百萬人口。這裡邊混的最慘的就是軍戶。

十斤玉米麵雖然不多,但是白給的啊。熬上玉米麵湖湖,再多放些野菜。也夠一家人吃十天的。

這種好事還不來,那不是傻了嗎。

楊凡定睛去看新任的兵部尚書大人。

隻見,李邦華很消瘦,身高一米七左右。從麵相上看這人顴骨很高。而且鼻樑起節。

鼻樑起節的人,是相當固執且脾氣大的一個人。麵相中鼻樑是代表一個人的自尊與個性的,所以若是一個人的鼻樑起節,那麼這麵相的人性格屬於鶴立獨行的人。

這一點,倒是和他的為人挺相似的。他從出仕以來,就沒少乾石破天驚之事。

他的膽子可比袁崇煥大多了。袁崇煥那是蠻乾,惹出事來自己倒黴。而這位仁兄則是真正的為了做正確的事情敢於粉身碎骨。

他和袁崇煥的區別就是,袁崇煥有黨爭的牽扯,做事有私心。他則是完全是一片公心。

一般這種麵相的人,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主意。而且隻要是他們認準了的事,那麼就會做到底。

即使是錯的,九頭牛也拉不回,會為了自己的想法死磕到底,像他這種鼻樑起節的人是非常固執之人。

「楊凡見過李尚書。」這位是上官,兵部一把手。楊凡的最高上級之一。楊凡恭恭敬敬的施禮道。

老頭今年也五十四了,從年齡上說,楊凡這樣十九歲的小夥子也該給人家一個尊重的態度。況且這人的操守和能力,楊凡也是認可的。

他給崇禎提出的很多建議,都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可惜崇禎不能用他。北京城破的時候,他在文天祥的廟裡自殺殉國。

他一生三任兵部尚書,可謂是一死兩罷官。

崇禎這個人,怎麼說他呢。

楊凡認為他最大的問題就是識人不明。用的基本都是奸佞,錯殺的、逼死的、迫害的多數都是有操守、有能力、不謀私的人。

一個人做錯一件事不難,但要是一直做錯事也不容易。

明史在今天是網際網路頂流,這個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凝聚了眾多歷史愛好者的關心。

有些人,從看人、用人的角度上,把崇禎罵為千古一昏君。

能把所有的忠奸都顛倒過來,也是奇葩,他怎麼做到一輩子,隻選錯的不選對的?

其實,他還是太年輕了,他的能力駕馭不了這麼負責的局麵。

看透人,需要的是閱歷和人生經歷,是歲月的磨礪。他這個年紀,要求他看透人,太難為他了。

他的問題在於困而不學。

如果他能正視自己,承認自己在看人的方麵過於稚嫩,完全可以把孫承宗等政壇老狐狸留在身邊。幫他掌舵。

當年漢光武也是少年起兵,麵臨同樣的問題,但是做的比他要好很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