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了解民情一(1 / 2)





楊凡離開時已經很晚了,從大紅門到家差不多有十公裡。這一路可不近。

緊趕慢趕到了永定門。楊凡看到還有幾萬人聚集在這裡,一片火把通明,都在等著發糧食。

看著排隊的,全都是頭發花白的老兵。五十歲以下的兵卒,都被李邦華弄到南苑去了。剩下的這些老頭兒,就是沒錢送禮,不能退役的老兵。

楊凡嘆了口氣,這些老兵也十分可憐。很多人在京營一輩子,也就混個飽飯,餉銀時有時沒有的,也攢不下什麼錢。

好多人都沒能娶到老婆,一輩子就這麼過來了。就算退役了,他們的晚年生活也非常堪憂。

因為這裡還在發糧食,所以沒有關閉城門,楊凡帶著親兵騎馬順利進城。

在這京城裡,定遠伯還是聲望很不錯的。他和皇家合夥開設的興禾超市,一直在低價出售糧食,從開業到現在從來沒有漲過價。

這些兵丁也是人,自然知道好壞。

現在,玉米麵已經成為京城下層百姓,唯一吃的起的糧食了。這樣的災年,全家還能混個肚子圓,不能不對定遠伯感恩戴德。

看著楊凡和衛隊,騎著雄壯的大馬走過。官兵們的眼裡充滿的尊敬之情。

因為京城開設了興禾超市的緣故,物價比外麵任何一個府縣都要低個一兩成。而且可以買到定量供應的便宜糧食,導致京城的戶籍水漲船高。

現在想辦一個京城的戶籍,可是要托人走關係,還要花不少銀子的。

這些軍官和士兵們因為是京畿戶籍,他們發現,在這個大災之年裡,忽然變得好找婆娘了。

以前這些丘八爺,那可都是人人嫌棄的對象。

自從前幾天,興禾超市開始允許,在京軍籍的官兵來辦理糧本後。好多四五十歲的老兵,都開始有媒婆上門,來給介紹帶著孩子的寡婦了。

這些女人不要彩禮,隻求能吃飽飯。能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就行。把這些老兵高興壞了。

主要是楊凡這次要把京營的精銳拉走了一萬,上陣打仗去了。所以楊凡也要考慮一下他們家人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上了戰場才敢拚命。

之前,京營和楊凡一毛錢關係沒有。給他們市民待遇,不但不會有好處,還有收買軍心之嫌。容易被禦史彈劾。

所以楊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員和軍籍是不給辦理糧本兒的。

進了永定門,南城的前門大街兩側十分荒涼。東邊是天壇的圍牆,西邊是先農壇的圍牆。這些建築二百四五十年了,斑駁剝落,看著十分的破敗。

牆頭上長草,甚至楊凡還看到一棵樹從牆體上長了出來。牆下都是垃圾堆,牆外的水溝,綠色發黑,散發著惡臭。

也不知道順天府的官員們一天到晚都在忙什麼,城市管理的這麼差勁。

這個年代南城的南城牆附近很大的地區都是荒地,沒有人居住。

南城是一個長方形的形狀,比北城寬一些,東西各有一座城門,西側是廣寧門(今天的廣安門),東側是廣渠門。兩座城門之間有一條東西向的主要馬路,就是今天的兩廣路。

這條路的南側基本沒有太多的人居住。除了中間位置的天壇和先農壇兩大建築全外,都是荒地。北側是密集的居民區。

還是楊凡的皇城北大街動遷,在左安門內興建了很多的六層住宅樓的回遷小區,才讓這裡有了些人氣。

這一路上,暮靄沉沉,空氣中都是草木的味道。感覺和在荒野中行走一樣。

騎兵門都把微型的電石燈掛在馬脖子的鈴鐺下麵照明。

電石燈可以做的很小,歷史上自行車燈,早期汽車的車燈,馬車車燈,礦工的頭盔燈等都是使用的微型電石燈。

這種燈非常好用,隻要幾粒電石,就可以照明兩個小時以上。

這條路雖然是青石板鋪成的,但是二百年的歲月,已經把這些青石磨損的坑坑窪窪,還有好多缺失的。深深的車轍,如果看不清楚的話,也容易在黑暗中別斷馬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