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沒錯,都是在下(1 / 2)





();“不錯,二皇兄快快道出作者,也讓天下人知道,我大楚文壇人才輩出,並非隻有大皇兄一個後起之秀。”

太子楚喆接過楚皇的話,也跟著催促起來。

言語之中,暗搓搓捧高這位突然冒出來的文壇新星,借此打壓楚嬴的聲望。

他不會忘記,半年前夫子廟前的掄才比試,楚嬴一戰成名,從此聲名鵲起,享譽京城。

到如今,但凡京城學子,隨處可見楚嬴的擁躉。

這些人對楚嬴的詩才推崇備至,乃至於佩服得五體投地。

尤其那首《青玉案》,更是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成了一眾粉絲心目中不可超越的神作。

其風頭之盛,隱隱有成為京城第一才子的趨勢,堪與天下四公子比肩。

甚至,坊間私底下已有零星流言。

說大皇子楚嬴天縱之才,百年難遇,不明白太子之位,為何會落到老三楚喆的頭上?

這不僅對大皇子不公平,對於江山社稷也是一種的損失。

太子楚喆本就妒心極重,試問這樣的話傳到他的耳中,他怎麽可能受得了?

再加上半年前那次北巡回來,在殿前秀文采打壓楚嬴失敗,也讓他一直耿耿於懷。

這些仇恨疊加在一起,讓他心中始終憋著口氣,處心積慮想要找回場子。

可讓他苦惱和憤怒的是,即便他網羅再多人才,一幫人加在一起創作的詩,仍然沒有一首比得過青玉案。

這迫使他不得不按兵不動,以至於直到現在,也沒有再次挑戰楚嬴的勇氣。

不過,時移世易,楚喆覺得他的機會終於來了。

你楚嬴不就仗著有點詩才踩我一頭嗎?

等我將這將進酒的作者招攬到麾下,到時候,咱倆誰踩誰還不一定呢。

看到他炙熱的目光,二皇子楚鈺眼底閃過一縷嘲諷,故作驚訝道:“太子竟不認識此人?”

“你這是什麽話?本宮要是認識他,如此大才,隻怕早就舉薦給父皇重用了。”

楚喆這話剛一說完,就見楚鈺緩緩搖頭,言語間仍不敢相信:“不可能啊,你們不是接觸過嗎?太子怎麽可能不認識作者呢?”

“接觸過?你不會是在開玩笑吧,本宮什麽時候和將進酒的作者接觸過?”

太子滿臉荒謬的表情,覺得楚鈺是有意拿他開涮。

楚鈺立馬拍了拍額頭,恍悟道:“沒有嗎?哦,那一定是本宮記錯了,應該是你的下屬,曾與此人有多接觸。”

“本宮的下屬?”

“沒錯,前些日子,聽說太子派出了左喻德北上,去給關總督的娘親賀壽,不知可有此事?”

“確……確有此事。”

身為當朝太子,私下裏和封疆大吏攀關係,這可是很犯忌諱的一件事。

楚喆先是心虛地看了楚皇一眼,這才壯起膽子,慢吞吞吐露了實情。

楚鈺嘴角勾起一絲譏諷:“既然確有此事,那位左喻德就沒告訴你,這首將進酒,其實正是從關母的壽宴上誕生的?”

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太子左喻德張洪。

他畢竟是太子的老師,為人師表者,在學生麵前多少也需要保留一點光輝形象。

楚嬴那日在關老太君的壽宴上,當眾作出這首將進酒,可謂風光無限,將他們一眾敵對者的才華都按在地上摩擦。

如此丟臉的一幕,試問張洪又怎麽可能會輕易講出來?

這便導致了,直到此刻,楚喆才意識到不對勁,皺眉對二皇子說道: “此事張喻德確實沒告訴本宮,或許是他忘了的緣故,你到底想說什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