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遊戲名:《獨步武林》(二更)(1 / 2)





李如山愣了一下,隨即喜笑顏開:“動作類遊戲?動作類遊戲好哇!我就喜歡動作類遊戲!

“而且……

“咳咳,總之,就動作類遊戲了,路總我支持你!”

而且後邊的內容,李如山及時地吞了回去。

而且什麼呢?

動作類遊戲失敗的概率,真的很大!

在傳統的遊戲模式中,動作遊戲就已經是製作難度的天花板級彆了。因為想要做好動作類遊戲,需要大量技術和經驗積累,本身可以說是難度最高的遊戲門類。

不管是遊戲中角色的各種動作,還是武器的碰撞,又或者是不同武器之間前後搖和傷害數據的平衡……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驗支撐才能做得出來。

如果沒有豐富的經驗和過硬的製作技術,做出來的動作遊戲隻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尬!

可能玩家也說不出來具體哪裡有問題,但卻能明顯地感覺出來,這動作不流暢,玩起來也沒有爽感。

可以說,動作遊戲中好遊戲和爛遊戲的差距,堪稱天淵之彆。

而這還隻是傳統模式下的動作遊戲,也就是PC和主機平台。

在第五代意識連接VR技術下,動作遊戲更難做了。

因為到目前為止,整個業界關於具體如何做意識連接VR技術的動作遊戲,都還沒有定論。

傳統模式下動作遊戲的製作規範本身是一代又一代遊戲確立起來的,期間出現過很多動作遊戲的標杆作品。而且,由於傳統遊戲的操作模式並不繁瑣,玩家隻需要按幾個鍵就能打出相應的招式,所以學習成本也不會太高。

但意識連接的VR遊戲,就問題太多了。

每個玩家的基礎都不一樣,絕大多數玩家都是普通人,甚至連正確的出拳方式都沒有掌握,怎麼在意識連接的VR遊戲中打出足夠有殺傷力的拳?

就拿現實來說,很多堅持健身、一身肌肉的人,去挑戰專業的拳手,即便在體重上有一定優勢,也大概率是連對方的衣角都摸不到。

更彆說冷兵器戰鬥了,那差距就更是恐怖。

所以,在意識連接的VR技術下製作動作類遊戲,除了要克服傳統動作類遊戲的所有難點之外,還有兩個關鍵問題要解決。

第一是,如何對普通玩家進行動作指導,讓他們能掌握最基本的格鬥知識,最低限度地體會到遊戲中見招拆招、當個武林高手的樂趣。

這相當於是傳統動作遊戲中的遊戲教學環節,但更複雜、更繁瑣,而且還必須做得有一定趣味性。

第二是,如何進行難度設置,既給玩家一定的挑戰性,又讓他們不要卡關。

關鍵是,遊戲本身是一個整體,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前提下,還得把整套方案自然地融入到遊戲的玩法和劇情中,既保證遊戲的深度,又保證遊戲的樂趣。

總之說來說去,就一個字:難!

這對於404工作室來說,絕對又是一個遠遠超出能力範疇的挑戰。

雖說大家在製作《與暗同行》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動作製作的經驗吧,但那主要是集中在攀岩、跑酷的領域。

這兩種運動雖然也很有難度,但相比於格鬥、搏擊或者說一些高深的武術動作,還是簡單不少的。

李如山也是老玩家了,對遊戲的各種門道也都大致清楚。

所以他一聽路知行說竟然要製作動作類遊戲,第一反應就是:好!

光是這個遊戲類型,就已經成功了一多半!

看來是《與暗同行》的成功讓路總飄了,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了。

不過李如山也不會去說什麼,畢竟路知行敢於挑戰自我,對他來說是好事。

李如山興奮地問道:“那路總,這遊戲有名字了嗎?”

路知行點頭:“剛想了一個名字,叫《獨步武林》。”

李如山更高興了:“好啊,非常霸氣的名字!那這遊戲,應該是一個古代背景的武俠遊戲?武俠遊戲好哇,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目前市麵上成功的遊戲不多……”

路知行搖頭:“不是。”

李如山愣了:“不是武俠遊戲?不對吧,這遊戲不是叫《獨步武林》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