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種新的取材方法(1 / 2)





“小品的本子?你自己寫的?”

張藝洋臉上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因為知道迎新晚會缺語言類節目,就花幾天時間隨便寫了一個?您是文曲星下凡呐?

這玩意哪是三五天就能寫出來的!

喜劇可以說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難的一種,而小品又是所有喜劇中最濃縮的。所以那些經典的小品,都是最頂級的喜劇人絞儘腦汁的作品。

那麼多專業的喜劇人想了一年,都不見得能在春晚上拿出有流傳度的作品,結果你三五天就寫出來一個?

這未免也太誇張了!

雖說路知行之前展露過原創歌曲的才華,但歌曲跟小品畢竟隔行如隔山,張藝洋下意識地覺得,這本子應該不會特彆靠譜。

但他還是拿過來認真地看了起來,因為現在遊戲設計學院的語言類節目可謂是千瘡百孔,他也沒資格挑挑揀揀的。

就算這本子寫的不太好又怎麼樣?隻要有個過得去的大架子,那就可以再找其他的同學群策群力,不斷塞入各種段子和笑點,慢慢改好。

然而,張藝洋越看,臉上的表情就越是震驚。

他抬頭看了看路知行:“這真是你寫的??”

路知行點頭:“是啊。”

張藝洋徹底震驚了,他又把本子看了好幾遍,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笑點,在腦海中使勁腦補了一番。

而後他發現,這本子的完成度也太高了!

笑點很密集,結構很緊湊,而且從頭到尾都有一種荒誕感和反差感。

《臥底練習生》,顧名思義,這是一個普通人在練習生選秀節目中臥底並揭露黑幕的故事。

這裡麵有三個關鍵人物,分彆是臥底,以及練習生的第一、二名。除此之外,也需要大量的群演來扮演舞台上其他的練習生們。

整個小品分成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是“臥底見聞”,第二單元是“諜戰風雲”,第三單元是“真相不白”。這三個單元之間,用了練習生的“公演”作為串場。

大概的情節是:

兩家娛樂公司競爭激烈,其中一家娛樂公司A推出的熱門綜藝《宇宙練習生》熱播,搶奪了大量的熱度。於是另一家娛樂公司B假意送入一批練習生去參加這一選秀節目,實際上卻是為了挖掘這檔節目的黑料進行曝光、打擊競爭對手。

娛樂公司A意識到了這一點,第一時間刷掉了所有疑似公司B的臥底,但卻有一個漏網之魚。這個漏網之魚隻是娛樂公司B的一名普通員工,壓根不懂選秀的這些門道,是被拉來湊數的。

因為長著一張普普通通的路人臉,也沒什麼才藝,大家都以為他很快就要淘汰,所以公司A也完全忽視了他。

這位臥底對選秀的各種門道毫不知情,在剛進入節目之後就鬨出了很多笑話,比如跟其他練習生說話的時候,對方都是一長串的自我介紹,唱跳不管多麼輕鬆都一定要喘,對粉絲、回鍋肉等名次有著高度敏感性,而這位臥底以一個正常人的視角觀察這一切,就有了一種搞笑的反差感。

在第一次公演後,進入第二單元“諜戰風雲”。臥底稀裡糊塗地通過了第一次公演沒有被淘汰,所以他開始向外界發送這個節目的黑料,這些黑料被順利曝光了。於是練習生內部開始嚴查臥底。

這位臥底本來以為自己必然會被查出來,卻沒想到負責追查的練習生第一二名智力不太過關,堪稱臥龍鳳雛,總是陰差陽錯地懷疑到彆人頭上,從而讓臥底逃過一劫,順利來到第二次公演。

第二次公演的串場後,劇情進入第三單元“真相不白”。隨著淘汰的人越來越多,臥底的身份也越來越清楚,可誰都沒想到,因為臥底在舞台上擺爛的態度,引發了所有觀眾的喜愛,開始瘋狂給他投票。

於是本來對他有所懷疑的選秀第一二名也徹底困惑了,經過一番令人智熄的推理之後,得出自己才是臥底的結論,於是兩人自爆,讓《宇宙練習生》這個節目徹底涼透。

最終,那位臥底莫名其妙地被粉絲和資本追捧,以第一名出道,為這場鬨劇畫下了一個滑稽的句號。

……

路知行問道:“學長,這本子行嗎?”

張藝洋很激動:“行!太行了!這本子光是想想都覺得有意思,笑點和包袱這麼多,我們好好地排練一下,現場的效果肯定爆炸!

“不過……就是攻擊性有點強。但也沒關係,我就算是軟磨硬泡、用儘渾身解數,也得讓指導老師們同意這個本子!”

小品是諷刺的藝術,想要讓人捧腹大笑,想要留下一些經典的橋段,就必須要諷刺。

但諷刺往往也變成了小品受到限製的最大原因,許多晚會的主辦方之所以選出來一些不那麼好笑的小品,就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張藝洋看了看路知行,沒想到這位學弟文質彬彬的外表下,竟然還有這麼強的攻擊性。

路知行心中默默歎氣,沒辦法,誰讓我扮演的是“嫉惡如仇的校園巨星”呢?沒點攻擊性還真演不好這個角色。

“這本子有可能過不了院裡的審核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